第44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日日皆好(NPH)、草粉gl、记忆之场、麦元、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小梨花(校园h1V1)、
然而忠义作为核心价值,却又十分可疑。实际上,它的内部充满矛盾和悖谬。比方说,清官要尽忠,侠客要仗义,圣君呢?忠也好,义也罢,用在他身上都不合适。
如此说来,皇帝岂非就该不忠不义?
为君不易,为臣也难。比如张辽要对曹操尽忠,便只好对关羽不义,将关羽要走的意思如实汇报。关羽要对曹操行义,也只好对刘备不忠。要知道,他杀袁绍的大将颜良时,刘备可正在袁绍那里寄人篱下。
然而不杀颜良,就无法报答曹操的大恩大德,也就不能问心无愧地回到刘备身边,关羽岂非两难?
好在关羽获得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我们唯一无法弄清的是:为什么关羽的依曹、反曹、降曹、别曹、放曹都是忠义,如果换成吕布就是不义?
可惜无人回答,也没人问。
弘扬忠义的《三国演义》则走了麦城:代表明君梦的刘备“长厚而似伪”,代表清官梦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代表侠客梦的关羽既投降了敌人,又放走了敌人。5
罗贯中先生想过这些吗?
也许没有。因为他表达的,是他们的时代意见。
时代不同了。老调子已经唱完,瞒和骗的艺术也可以收场了。我们需要建立的,是新的社会观、道德观、历史观和核心价值观,非如此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来完成的。《三国演义》可以谢幕,桃园结义可以梦醒。
现在,让我们回到历史。
再说孙权
历史有大趋势,也有小插曲。大趋势就是中华帝国的统治阶级终将由贵族地主(秦汉)变成士族地主(魏晋南北朝),最后变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后)。小插曲则是秦汉与两晋之间,三个“非士族政权”的同时并立。
这就是三国。
三国鼎立,关键人物是孙权。如果不是因为他毅然决定联刘抗曹,那么,刘备必将被剿灭。据有荆州的曹操插进长江中游,上游的刘璋,下游的孙权,也就迟早会成为张绣和吕布,整个中国将变成曹魏的一统天下。
这就是赤壁之战的意义,也是孙权的意义。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引人注目的孙权,其实至关重要。
夷陵之战也如此。
这是官渡和赤壁之后的第三大战役,战争的后续也有两种可能。当时许多东吴将领要求乘胜追击,刘备也来信扬言再战,陆逊等人却主张撤出战争。因为曹丕正在调兵遣将,名为助吴伐刘,实则包藏祸心,不可不防。6
孙权完全同意陆逊的决策,并与刘备讲和。从此,曹魏“雄霸”于北部中国,蜀汉和东吴则分别“偏霸”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谁也吃不掉谁。
三国,就这样形成。
诸葛亮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执政后,立即接受邓芝的建议,与东吴重修盟好。诸葛亮说:使吴之事我考虑已久,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不过现在有了。
邓芝问:丞相选中的人是谁?
诸葛亮笑着说:就是你呀!
邓芝也不负厚望。他到东吴后,孙权满腹狐疑,不肯立即接见。邓芝便上表告诉孙权:使臣此番来吴,主要是为贵国着想,并非仅仅为了蜀国。
孙权问:此话怎讲?
邓芝说:贵我双方,一家有“重险之固”,一家有“三江之阻”。如果互为唇齿,那就“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相反,如果大王投靠曹魏,又还想保持独立,则势必两面受敌,江南之地就不会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默然良久,然后回答:你说得对。7
其实,孙权的狐疑并非没有道理。孙权不是袁绍,他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孙权也不是刘备,他没有皇族宗室的光环;孙权更不是曹操,他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因此,他只能见风使舵,以求左右逢源。
事实上,孙权把“变脸”这一套玩得烂熟。赤壁之战时,他大义凛然地宣称:孤与老贼(曹操)势不两立。但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他又不惜向曹操称臣,劝曹操称帝,还把关羽的脑袋送到了曹操那里。
这次也一样。曹丕大军压境时,他可怜兮兮地表示要交出土地和人民,到地老天荒之处苟全性命。然而一旦与刘备言和,与诸葛亮结盟,他又是另一副嘴脸。
所以,曹操和曹丕也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孙权。
问题是,孙权何以能够如此?
因为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并不在乎东汉是存是亡,也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政权属于士族还是庶族,只要他那一亩三分地姓孙就好。
实际上,孙权是无理想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只不过,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因此他并不着急。一直等到条件完全成熟,才肯戴上皇冠。
这一点,吴国君臣其实心中有数。
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派都尉赵咨使魏。曹丕问赵咨:你们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赵咨说:雄略之主。
曹丕问:什么叫“雄略之主”?
赵咨答:虎视天下是雄心,屈身陛下是谋略。8
这可真是大实话。
实话实说的还有邓芝。他第二次使吴时,孙权对他表示:将来灭了曹魏,贵我两国分治天下,岂不很好?
邓芝却说:天无二日,士无二主。消灭曹魏以后,如果大王还不知道天命在哪里,贵我两国就只好各自都敲起战鼓来。那个时候,战争可才刚刚开始呢!
孙权哈哈大笑说:你怎么实诚到了如此地步!9
然而五年过去,孙权当真称帝时,就连诸葛亮也不说这样的空话了。他力排众议,毅然遣使祝贺,并与孙权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不但承认东帝(吴帝)与西帝(蜀帝)并尊,还相约在纸面上预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盘。10
这时,由于丢失街亭而自贬三级的诸葛亮,刚刚恢复丞相职务。面对众人的质疑,他的回答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要考虑的,是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匹夫之勇是没有意义的,教条主义也没有意义。11
没错,审时度势,不等于不要原则。
孙权也是这样。当他弯下腰来屈身事魏时,头却是抬着的。曹魏多次要他送儿子做人质,他就从不答应。可以说,他是卑躬不屈膝,屈膝不变心,有傲骨无傲气。
他的使臣也不卑不亢。
还是上次赵咨使魏的时候,曹丕因为自己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曾不无嘲讽地问:吴王也懂学术吗?
赵咨答:吴王博览群书,却不咬文嚼字。他守卫的是千里江防,统率的是百万雄师,领导的是众多贤才。经天纬地才是他的志向,寻章摘句不是他要做的事情。
曹丕又问:朕可以讨伐吴国吗?
赵咨答:陛下有陛下的军队,寡君有寡君的防备。
曹丕又问:吴国害怕我大魏吗?
赵咨说:千军万马,金城汤池,何惧之有!
曹丕再问: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吴国有多少呢?
赵咨说:特别聪明的也就八九十个吧!至于像微臣这样的,那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12
对于孙权,我们是不是该有新的认识?
看待刘备,也当如此。
再说刘备
刘备与孙权有异有同。
论家庭出身,刘备比曹操和孙权都好。曹操阉宦之后,孙权出身寒门,都让士族看不起。刘备却号称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代,又是名儒卢植的学生。这就让人不敢小看,中山国的富豪甚至拿出真金白银来资助他。13
刘备又特别会做人。他寡言少语,乐善好施,喜怒不形于色,却广交豪侠游士。由于出道时正值黄巾之乱,人民缺衣少食,刘备便散尽家财,与朋友同甘共苦。结果他的身边集结了不少人才,包括关羽和张飞。
刘备的为人甚至让他幸免于难。他做地方官时,有人买凶来杀他。刘备不知来人是刺客,照例盛情款待。刺客在感动和敬重之余如实相告,然后一走了之。14
这很像孙权。
孙权也是会做人的。鲁肃前来投奔时,孙权给他母亲送衣服,送蚊帐,送生活用品,很像侄儿对婶娘。吕蒙病重时,孙权把他接到自己的殿内住下,又怕见面行礼吕蒙太累,竟在墙壁上挖了小洞,时时观察吕蒙的病情。15
如此用心,可谓关怀备至。
所以,孙权和刘备的身边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让曹操和曹丕都叹为观止。公元224年九月曹魏伐吴,退兵的原因据说就是曹丕发现了孙权的这一优势。原本并无多少实力的刘备和孙权终成大业,确实并非偶然。16
但,孙、刘的道路又各异。
与孙权拥有江东六郡不同,刘备一无所有。就连他的理想、目标和蓝图,都是后来诸葛亮给的,他自己则只有不甘碌碌无为的雄心。有一次上厕所,刘备看见大腿长出了赘肉,不禁泪流满面。刘表问他为什么,他说:眼看老之将至,功业却无法建立,怎么能不悲哀!17
不清楚刘备的雄心壮志从何而来,但正是这股精气神让他坚忍不拔,一次次跌倒又站起。这就让人敬佩。曹操认定天下英雄只有自己和刘备,也许就因为这个?
大小军阀们看重刘备,则因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袁绍死后,反曹拥汉的士族和名士,能够寄希望的也就是刘备了。而且,如果天佑大汉,刘备没准会成为光武帝刘秀之后的又一位存亡继绝的人物。
刘备也或多或少清楚这一点。因此,如果说在夹缝中生存的孙权打的是外交牌,那么,空手套白狼的刘备打的就是政治牌。赤壁之战前,别人扩大地盘,他扩大声望。结果许多军阀对他礼遇有加,刘备则在他们中间寻找机会。
机会是曹操和孙权给的,这就是赤壁之战。差一点命丧黄泉的刘备,反倒从此走上了帝王之路。这实在堪称天道酬勤,却也让他忘乎所以,这才犯下一系列无可挽回的战略性错误,包括痛失荆州和兵败夷陵。
其实刘备原本知错能改。他自任益州牧以后,为了节约粮食抗旱救灾,曾下令禁酒。执法的官员雷厉风行,老百姓家里藏有酿酒的器具,也要抓捕归案,同样受罚。如此矫枉过正,自然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昭德将军简雍便提出批评。
有一天,简雍陪刘备散步,正好看见路上一对男女结伴同行。简雍马上说:他们想通奸,快抓起来。
刘备奇怪:你怎么知道?
简雍说:他们身上长着通奸的器官,这跟家里藏着酿酒的器具,岂不是一样的吗?
刘备哈哈大笑,立即纠正了苛法。18
实际上刘备气量不小。他发动夷陵之战时,偏将军黄权是主张小心谨慎稳扎稳打的。刘备不听,把黄权打发到江北。战败后,黄权的退路被阻断,只好投降了曹丕。
曹丕说:将军弃暗投明,是想学韩信和陈平吗?
黄权答:臣受刘主厚恩,降吴不可,还蜀无路,只好归命陛下。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苟全性命已是万幸,又岂敢自作多情仰慕古人?
曹丕说:将军家人已被刘备诛杀,朕为你发丧吧!
黄权说:臣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他们也一定理解臣的苦衷,请陛下不要急于发丧。
事实证明黄权猜得并不错。蜀汉执法部门确实提出了诛杀黄权家人的意见,但被刘备否决。刘备说:这次是朕辜负黄权,黄权并不负朕。投降了曹魏的黄权则终其一生敬重刘备和诸葛亮,就连司马懿都对此感叹不已。19
然而刘备的小气也匪夷所思。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都是一等的“名号将军”,赵云却始终只是二等的“杂号将军”。后来刘禅追谥故将军,关、张、马、黄都有份,又没有赵云。刘家父子对赵云,实在忘恩负义。20
赵云不受待见,只因忠言逆耳;刘备屡犯错误,则因为胜利来得太快太突然。也许,他真认为自己是皇天上帝之所眷顾,哪里还把赵云的不同意见当回事?
就连诸葛亮,也只能保持沉默。
实际上刘备前期坎坷曲折,中期时来运转,晚年一错再错,不是命,不是运,也不是风水,而是时势。时势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只能是那个样子,刘备的建国之路也只能是“抄袭历史,剽窃邻国”。可以说,他的成功原本就在计划外,他的失败则应该在意料中。21
刘备是时势造英雄,孙权是英雄造时势。
然而刘备仍然可圈可点。他二十四岁从军,三十四岁起步,四十八岁翻身,五十九岁称王,六十一岁称帝,六十三岁病故,可谓颠沛流离多,一帆风顺少。但他从不气馁,也不偏执,这才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
临终前两个月,刘备做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最正确的选择和安排:托国托孤于诸葛亮。事实上,也只有忠诚、谨慎而务实的诸葛亮,才能呵护蜀汉那“多愁多病之身”,尽管这政权并没有什么“倾国倾城之貌”。
再说诸葛亮
诸葛亮是累死的。
这并不奇怪。他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头绪也太多。偏偏他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唯恐辜负先帝厚望。可以说,他是要豁出命来完成使命,决心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
责任和担当已不堪重负,何况自己还有理想。
麻烦也由此而生。
真正的麻烦还不在兴复汉室,而在于兴复一个什么样的汉室。如果姓刘就行,何不辅佐刘表?如果仍然要走东汉的老路,又何不追随袁绍?要知道,官渡之战时诸葛亮已经二十岁,早就把自己看作管仲和乐毅了。
如此说来,皇帝岂非就该不忠不义?
为君不易,为臣也难。比如张辽要对曹操尽忠,便只好对关羽不义,将关羽要走的意思如实汇报。关羽要对曹操行义,也只好对刘备不忠。要知道,他杀袁绍的大将颜良时,刘备可正在袁绍那里寄人篱下。
然而不杀颜良,就无法报答曹操的大恩大德,也就不能问心无愧地回到刘备身边,关羽岂非两难?
好在关羽获得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我们唯一无法弄清的是:为什么关羽的依曹、反曹、降曹、别曹、放曹都是忠义,如果换成吕布就是不义?
可惜无人回答,也没人问。
弘扬忠义的《三国演义》则走了麦城:代表明君梦的刘备“长厚而似伪”,代表清官梦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代表侠客梦的关羽既投降了敌人,又放走了敌人。5
罗贯中先生想过这些吗?
也许没有。因为他表达的,是他们的时代意见。
时代不同了。老调子已经唱完,瞒和骗的艺术也可以收场了。我们需要建立的,是新的社会观、道德观、历史观和核心价值观,非如此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这是只能通过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来完成的。《三国演义》可以谢幕,桃园结义可以梦醒。
现在,让我们回到历史。
再说孙权
历史有大趋势,也有小插曲。大趋势就是中华帝国的统治阶级终将由贵族地主(秦汉)变成士族地主(魏晋南北朝),最后变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后)。小插曲则是秦汉与两晋之间,三个“非士族政权”的同时并立。
这就是三国。
三国鼎立,关键人物是孙权。如果不是因为他毅然决定联刘抗曹,那么,刘备必将被剿灭。据有荆州的曹操插进长江中游,上游的刘璋,下游的孙权,也就迟早会成为张绣和吕布,整个中国将变成曹魏的一统天下。
这就是赤壁之战的意义,也是孙权的意义。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引人注目的孙权,其实至关重要。
夷陵之战也如此。
这是官渡和赤壁之后的第三大战役,战争的后续也有两种可能。当时许多东吴将领要求乘胜追击,刘备也来信扬言再战,陆逊等人却主张撤出战争。因为曹丕正在调兵遣将,名为助吴伐刘,实则包藏祸心,不可不防。6
孙权完全同意陆逊的决策,并与刘备讲和。从此,曹魏“雄霸”于北部中国,蜀汉和东吴则分别“偏霸”于长江上游和中下游,谁也吃不掉谁。
三国,就这样形成。
诸葛亮同样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执政后,立即接受邓芝的建议,与东吴重修盟好。诸葛亮说:使吴之事我考虑已久,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不过现在有了。
邓芝问:丞相选中的人是谁?
诸葛亮笑着说:就是你呀!
邓芝也不负厚望。他到东吴后,孙权满腹狐疑,不肯立即接见。邓芝便上表告诉孙权:使臣此番来吴,主要是为贵国着想,并非仅仅为了蜀国。
孙权问:此话怎讲?
邓芝说:贵我双方,一家有“重险之固”,一家有“三江之阻”。如果互为唇齿,那就“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相反,如果大王投靠曹魏,又还想保持独立,则势必两面受敌,江南之地就不会再是大王的了。
孙权默然良久,然后回答:你说得对。7
其实,孙权的狐疑并非没有道理。孙权不是袁绍,他没有世家大族的背景;孙权也不是刘备,他没有皇族宗室的光环;孙权更不是曹操,他没有“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优势。因此,他只能见风使舵,以求左右逢源。
事实上,孙权把“变脸”这一套玩得烂熟。赤壁之战时,他大义凛然地宣称:孤与老贼(曹操)势不两立。但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取荆州,他又不惜向曹操称臣,劝曹操称帝,还把关羽的脑袋送到了曹操那里。
这次也一样。曹丕大军压境时,他可怜兮兮地表示要交出土地和人民,到地老天荒之处苟全性命。然而一旦与刘备言和,与诸葛亮结盟,他又是另一副嘴脸。
所以,曹操和曹丕也从来就没有相信过孙权。
问题是,孙权何以能够如此?
因为他不是理想主义者。所以,他并不在乎东汉是存是亡,也不在乎曹操是忠是奸,甚至不在乎自己的政权属于士族还是庶族,只要他那一亩三分地姓孙就好。
实际上,孙权是无理想有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只不过,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因此他并不着急。一直等到条件完全成熟,才肯戴上皇冠。
这一点,吴国君臣其实心中有数。
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孙权派都尉赵咨使魏。曹丕问赵咨:你们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君主?
赵咨说:雄略之主。
曹丕问:什么叫“雄略之主”?
赵咨答:虎视天下是雄心,屈身陛下是谋略。8
这可真是大实话。
实话实说的还有邓芝。他第二次使吴时,孙权对他表示:将来灭了曹魏,贵我两国分治天下,岂不很好?
邓芝却说:天无二日,士无二主。消灭曹魏以后,如果大王还不知道天命在哪里,贵我两国就只好各自都敲起战鼓来。那个时候,战争可才刚刚开始呢!
孙权哈哈大笑说:你怎么实诚到了如此地步!9
然而五年过去,孙权当真称帝时,就连诸葛亮也不说这样的空话了。他力排众议,毅然遣使祝贺,并与孙权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不但承认东帝(吴帝)与西帝(蜀帝)并尊,还相约在纸面上预先瓜分了曹魏的地盘。10
这时,由于丢失街亭而自贬三级的诸葛亮,刚刚恢复丞相职务。面对众人的质疑,他的回答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要考虑的,是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匹夫之勇是没有意义的,教条主义也没有意义。11
没错,审时度势,不等于不要原则。
孙权也是这样。当他弯下腰来屈身事魏时,头却是抬着的。曹魏多次要他送儿子做人质,他就从不答应。可以说,他是卑躬不屈膝,屈膝不变心,有傲骨无傲气。
他的使臣也不卑不亢。
还是上次赵咨使魏的时候,曹丕因为自己博古通今才华横溢,曾不无嘲讽地问:吴王也懂学术吗?
赵咨答:吴王博览群书,却不咬文嚼字。他守卫的是千里江防,统率的是百万雄师,领导的是众多贤才。经天纬地才是他的志向,寻章摘句不是他要做的事情。
曹丕又问:朕可以讨伐吴国吗?
赵咨答:陛下有陛下的军队,寡君有寡君的防备。
曹丕又问:吴国害怕我大魏吗?
赵咨说:千军万马,金城汤池,何惧之有!
曹丕再问:像先生这样的人才,吴国有多少呢?
赵咨说:特别聪明的也就八九十个吧!至于像微臣这样的,那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12
对于孙权,我们是不是该有新的认识?
看待刘备,也当如此。
再说刘备
刘备与孙权有异有同。
论家庭出身,刘备比曹操和孙权都好。曹操阉宦之后,孙权出身寒门,都让士族看不起。刘备却号称西汉中山靖王的后代,又是名儒卢植的学生。这就让人不敢小看,中山国的富豪甚至拿出真金白银来资助他。13
刘备又特别会做人。他寡言少语,乐善好施,喜怒不形于色,却广交豪侠游士。由于出道时正值黄巾之乱,人民缺衣少食,刘备便散尽家财,与朋友同甘共苦。结果他的身边集结了不少人才,包括关羽和张飞。
刘备的为人甚至让他幸免于难。他做地方官时,有人买凶来杀他。刘备不知来人是刺客,照例盛情款待。刺客在感动和敬重之余如实相告,然后一走了之。14
这很像孙权。
孙权也是会做人的。鲁肃前来投奔时,孙权给他母亲送衣服,送蚊帐,送生活用品,很像侄儿对婶娘。吕蒙病重时,孙权把他接到自己的殿内住下,又怕见面行礼吕蒙太累,竟在墙壁上挖了小洞,时时观察吕蒙的病情。15
如此用心,可谓关怀备至。
所以,孙权和刘备的身边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让曹操和曹丕都叹为观止。公元224年九月曹魏伐吴,退兵的原因据说就是曹丕发现了孙权的这一优势。原本并无多少实力的刘备和孙权终成大业,确实并非偶然。16
但,孙、刘的道路又各异。
与孙权拥有江东六郡不同,刘备一无所有。就连他的理想、目标和蓝图,都是后来诸葛亮给的,他自己则只有不甘碌碌无为的雄心。有一次上厕所,刘备看见大腿长出了赘肉,不禁泪流满面。刘表问他为什么,他说:眼看老之将至,功业却无法建立,怎么能不悲哀!17
不清楚刘备的雄心壮志从何而来,但正是这股精气神让他坚忍不拔,一次次跌倒又站起。这就让人敬佩。曹操认定天下英雄只有自己和刘备,也许就因为这个?
大小军阀们看重刘备,则因为他在士族中有一定的号召力。尤其是袁绍死后,反曹拥汉的士族和名士,能够寄希望的也就是刘备了。而且,如果天佑大汉,刘备没准会成为光武帝刘秀之后的又一位存亡继绝的人物。
刘备也或多或少清楚这一点。因此,如果说在夹缝中生存的孙权打的是外交牌,那么,空手套白狼的刘备打的就是政治牌。赤壁之战前,别人扩大地盘,他扩大声望。结果许多军阀对他礼遇有加,刘备则在他们中间寻找机会。
机会是曹操和孙权给的,这就是赤壁之战。差一点命丧黄泉的刘备,反倒从此走上了帝王之路。这实在堪称天道酬勤,却也让他忘乎所以,这才犯下一系列无可挽回的战略性错误,包括痛失荆州和兵败夷陵。
其实刘备原本知错能改。他自任益州牧以后,为了节约粮食抗旱救灾,曾下令禁酒。执法的官员雷厉风行,老百姓家里藏有酿酒的器具,也要抓捕归案,同样受罚。如此矫枉过正,自然弄得人心惶惶,怨声载道。
昭德将军简雍便提出批评。
有一天,简雍陪刘备散步,正好看见路上一对男女结伴同行。简雍马上说:他们想通奸,快抓起来。
刘备奇怪:你怎么知道?
简雍说:他们身上长着通奸的器官,这跟家里藏着酿酒的器具,岂不是一样的吗?
刘备哈哈大笑,立即纠正了苛法。18
实际上刘备气量不小。他发动夷陵之战时,偏将军黄权是主张小心谨慎稳扎稳打的。刘备不听,把黄权打发到江北。战败后,黄权的退路被阻断,只好投降了曹丕。
曹丕说:将军弃暗投明,是想学韩信和陈平吗?
黄权答:臣受刘主厚恩,降吴不可,还蜀无路,只好归命陛下。败军之将不敢言勇,苟全性命已是万幸,又岂敢自作多情仰慕古人?
曹丕说:将军家人已被刘备诛杀,朕为你发丧吧!
黄权说:臣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他们也一定理解臣的苦衷,请陛下不要急于发丧。
事实证明黄权猜得并不错。蜀汉执法部门确实提出了诛杀黄权家人的意见,但被刘备否决。刘备说:这次是朕辜负黄权,黄权并不负朕。投降了曹魏的黄权则终其一生敬重刘备和诸葛亮,就连司马懿都对此感叹不已。19
然而刘备的小气也匪夷所思。关羽、张飞、马超和黄忠都是一等的“名号将军”,赵云却始终只是二等的“杂号将军”。后来刘禅追谥故将军,关、张、马、黄都有份,又没有赵云。刘家父子对赵云,实在忘恩负义。20
赵云不受待见,只因忠言逆耳;刘备屡犯错误,则因为胜利来得太快太突然。也许,他真认为自己是皇天上帝之所眷顾,哪里还把赵云的不同意见当回事?
就连诸葛亮,也只能保持沉默。
实际上刘备前期坎坷曲折,中期时来运转,晚年一错再错,不是命,不是运,也不是风水,而是时势。时势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只能是那个样子,刘备的建国之路也只能是“抄袭历史,剽窃邻国”。可以说,他的成功原本就在计划外,他的失败则应该在意料中。21
刘备是时势造英雄,孙权是英雄造时势。
然而刘备仍然可圈可点。他二十四岁从军,三十四岁起步,四十八岁翻身,五十九岁称王,六十一岁称帝,六十三岁病故,可谓颠沛流离多,一帆风顺少。但他从不气馁,也不偏执,这才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枭雄。
临终前两个月,刘备做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最正确的选择和安排:托国托孤于诸葛亮。事实上,也只有忠诚、谨慎而务实的诸葛亮,才能呵护蜀汉那“多愁多病之身”,尽管这政权并没有什么“倾国倾城之貌”。
再说诸葛亮
诸葛亮是累死的。
这并不奇怪。他要处理的事务太多,头绪也太多。偏偏他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人,事无巨细皆亲力亲为,唯恐辜负先帝厚望。可以说,他是要豁出命来完成使命,决心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2
责任和担当已不堪重负,何况自己还有理想。
麻烦也由此而生。
真正的麻烦还不在兴复汉室,而在于兴复一个什么样的汉室。如果姓刘就行,何不辅佐刘表?如果仍然要走东汉的老路,又何不追随袁绍?要知道,官渡之战时诸葛亮已经二十岁,早就把自己看作管仲和乐毅了。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14910/348653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