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推荐阅读:同班同学好像想上我(简)、脸盲怎么了,不脸盲轮得到你?(nph)、临时夫妻(nph)、绝对臣服姿态(女强制男h)、素女 (古言,1V1,高H)、不是哥哥也不是男妈妈(骨科)、不羡仙(快穿仙侠 古言 1v1 sc)、谁比谁能装(骨科H 破镜重圆)、【年代婊】重生后又娇媚勾人(nph 插足)、《玉壶传》【bg】【古言】【骨科】【结局不定】、
对于国家的新任国君,以及令大晋繁荣的七公主,大家心怀敬仰。
纵然不能亲自去前去一睹为快,但还是不由为之开心,纷纷在家里庆祝。
而这边,站在朱雀台的大殿中,妣景辉穿着新式的王服,那上面绣的不再是赤鸟朱雀,反而是九爪金龙,这其中有何意味,一看便知。
在礼官和大晋祭祀吟唱完祝福之礼之后,妣云罗领头,郗哲在一侧,带着百官对着晋昌王行了君臣大礼。
通常新王登基第一天,都会颁布新政,重新册封官员。晋昌王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的人,悬着的心终安定了下来,有些微微激动道:“诸位爱卿免礼。”
他抬手请立,指尖有些微微发抖,等过了一会儿,心情平复了一些,便从王位上站起来,缓缓地走到妣云罗身前,俯身一礼道:“寡人年纪尚轻,于治国方面多有不足,日后还望七姑姑多多指教。”
妣景辉语气谦逊至致极,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模样,妣云罗闻言,当即回恭谨回礼道:“大王若有吩咐,臣女定不推辞,指教一词万不敢当。”
在这世上,有很多权倾天下的大臣,他们获得权力后,便独断专政,将君王当做木偶摆设在高处,态度十分敷衍,且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十分强势。
七姑姑妣云罗也权势夺人,但是她为人虽然冷傲,却对君王十分恭顺,对其他的大臣,也不逼迫,非要让人站在她的阵营。
这令人十分欣赏,根本难以心生防备。
无怪乎父王会那么信任七姑姑,她确实是个手段了得,且十分会处事的人。
“七公主妣云罗才德过人,寡人今日便封她为监国公主。”妣景辉所言,是他心中所想,也是众望所归。
群臣闻言,当即兴奋道:“大王英明,我大晋昌盛定然指日可待。”
晋昌王在众臣眼里,不过是个稚嫩的小子,并没有什么建树,不过见了他对妣云罗这番表态,都不由在心里赞叹他唯一的优点——心胸宽广。
晋昌王能与七公主和睦相处,使得大晋之内和平,避免无谓的争端,这对于很多大臣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晋昌王凝视着妣云罗,却不由想起了池砚。
他本可以不救他,直接回大晋封侯拜相,但却为了他的安危放下了一切。
后来,他为了换他回来,又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廖国为质,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如今,他成了大晋之王,是该想办法将他营救回来才是。
晋昌王眼中忽然含了湿意,忍不住当着群臣的面,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道:“寡人能顺利回国,这一切多亏了池砚,他同七姑姑你有婚约,等寡人将他迎回来,便立马为你们主持婚礼。”
他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刹那间安静了下来,群臣一个个低着头,没有说话。
先王赐给七公主五个美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池砚回来以后,能受得住才怪。
这一山不容二虎,池砚回来必然会与七公主发生争斗,这实非人之所愿。
池砚要是不回来就好了!好多人心里都这样暗想着,不过还是有些不同之人站了出来。
“大王,廖国的使臣被扣押在大晋城内,我们正好同他们谈判,将池左徒救回来。”郗哲在前面开了头,韶家的人便立马站出来,跟在后面应和道:“池左徒于大晋功不可没,无论如何都应该救回来呀。”
一时,朝堂上有过半的人呼吁救回池砚,晋昌王见状,不由欣慰一笑,望着妣云罗道:”不知七姑姑有何建议?”
听了晋昌王的话,妣云罗环视了一圈底下的人,便道:“池左徒他智谋过人,定然可以顺利回国。至于住在涂畔宫中的廖国使臣,我们自然该投桃报李。廖武王将大王您放了回来,那便是愿意与我国重修旧好,我们不如将原本的姻亲关系继续下去。不过为了以策万全,我们可以答应与他们通商,只要他们愿意放池左徒回来。”
“廖国经过战乱和内乱,正需要休养生息,监国公主提出这两点,想来廖国也无法拒绝。”
有了郗哲肯定的答复,晋昌王心里有了底,便道:“就依照监国公主说的办。”
*
这边,在朱雀台,君臣商议完,便立马派人同廖国使者张衡相商。
张衡住在晋国两三个月,见识了大晋的强盛,又听说晋太子已经被廖武王放回了国,便知道他心中所想。
到底还能迎娶他们的嫡公主,且能互相通商,总比什么都没带回去强,张衡没有考虑太长时间,便答应了下来。
两个月后,张衡回国,不仅带回了和亲和通商这个消息,并将晋昌王与七公主君臣和睦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廖武王闻言,怒捶了桌案一拳道:“大晋想用一个嫡公主和亲,便想将寡人打发了,简直岂有此理。”
从来都只有他站在高处,逼迫其他国家向他低头,如今一切完全反了过来,廖武王心里落差太大,一时无法接受,怒道:“寡人答应放那池砚,但并未说什么时候后放,等拖个三五半载再说,看那晋昌王急不急?”
盛怒之下,廖武王虎目一张,底下的大臣根本不敢辨言,只好换而言之道:“大王,大晋嫡公主已经迎回国中,不知该如何安排?”
“砰——”,廖武王想起在大晋吃的亏,听到要大晋公主的名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和颜悦色、意气风发,唯独只剩下了屈辱和不甘,于是恼恨地将桌案上的茶壶扔到了地上。
“大王,为了我国的和平,咱们不仅不能冷落了嫡公主,还得表示看中,许与重位。”
齐大非偶,廖武王虽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大晋强大,他们的嫡公主嫁过来,他们便只能当做祖宗一样供着。
这对君王来说颜面无光,于底下的大臣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廖国的朝堂之上一片抑郁之色,廖武王见状,不由收回自己的情绪,鼓舞群臣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切不过权宜之计,早晚有一天,我廖国会重新强盛起来。”
他说完,便笑道:“为了表示对晋国公主的看重,我欲封之为后。”
“大王英明。”
经过与韩峰和张衡商议,最终确定于三日后举行封后大典,并且韩峰还提议,让廖武王邀请在廖国为质的池砚来观礼,只是这旨意下达之后,池砚并未能接到。
因他身体内余毒未清,又舟车劳顿地追到廖国,本就伤了根基,最近廖国昼夜温差大,他又感染了风寒,于子夜之时,便去了。
池砚病逝,廖国王与韩峰等人闻言,十分不敢置信,还亲自去查看,确定他是真的死了以后,心中不由惋惜不已。
“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真乃天妒英才呀。”
廖武王在朝堂上说拖三五载,不过是一时气话,他并不愿意见到大晋国内一派和谐的景象。
此刻,池砚这个与七公主云罗能分庭抗礼的人去了,他心里憋气无比。
“大王,池砚当初杀了大王的影子,并将其送回了我廖国,如今我们不如也如此将其送回晋国。”韩峰道:“有时候后,死人比活人更好用。”
廖武王是个聪慧的君王,他一听韩峰的意思,便了然一笑道:“池砚为了晋昌王牺牲,这会让他愧疚终生,永远铭记他的恩情,而池砚被七公主刺杀才中毒而死这件事会宛若一根刺一般种在他心里,每当他看到风光无比的七公主妣云罗,那刺便会冒出来,令他心怀疼痛。”
“然也!”韩峰点头,与廖武王相视一笑。
池砚在廖国,不过是一个人质,他的死并不影响廖武王的封后大典。
不过为了避免秽气,在韩峰的安排下,池砚的尸体被提前送回了大晋。
这时,天气已经由夏转入了秋,天气炎热不堪,池砚的尸体按理说应该保持不了几天,但是一个月后,到了下邱,崔俊远接到城门口,打开棺盖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尸身并没有腐烂。
“池公子因为身中剧毒,所以才得以尸身不坏。”送棺的领头之人同崔俊远解释,眼中含了泪滴道:“我虽然是廖国之人,但曾蒙池公子大恩,如今他人生的最后一程,还望崔将军允许我将他一直送回到晋都。”
崔俊远用手指探了探池砚的鼻息,发现他气息全无,身体僵硬,已然是死相,不由心中一痛。
他一路与池砚并肩作战,早就将他当成了好兄弟,他想起水淹下邱,百姓生灵涂炭地场面,不由心中一颤道:“若这真是上苍的责罚,他崔俊远也有参与,为何却独独降罪于池砚身上。”
崔俊远守在下邱已久,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便正好同护送池砚,一起回朝。
池砚在将士们心中,有些不可逾越的地位;在大晋的士人之中,也颇有好评,而朝堂之中,更是有黎、公、郗、韶、崔等五大世家的人提议为他追封。
“池左徒于国于君,功不可没,寡人今日封他为定国侯,其尸身葬入祁山。”
晋昌王也是个感性的人,他下旨封完了池砚,便当着群臣的面痛心疾首地哭了起来,当即要为池砚披麻戴孝。
由此可见,池砚在他心中有些超然的地位。
头上的君王哭得伤心无比,下面的大臣也随着哭天抹泪。
妣云罗听着一群男人呜呜咽咽,作妇人之态,心中很是无语。
“明日,池左徒的灵堂便设立好了,就在涂畔宫正殿,届时,有无数士人来吊唁,大家先省点力气,要哭,把眼泪留到明天吧!”
妣云罗说话不徐不缓,十分冷淡,众臣包括晋昌王,都以斥责地目光望向妣云罗。
“七姑姑,子墨曾为了救你,身中三箭,险些丧命,如今他去了,难道你就一点都不伤心么?”晋昌王虽然在大事上听从妣云罗,也十分敬佩她,但是对于她的私生活和情感方面,却并不认同。
妣云罗听了晋昌王的话,却道:“师兄子墨去世,我自然十分伤心,但于内,我爱护着他所效忠的君王,于外,他费心打下的城池,我用尽心机地替他守住了,自认对他没有任何亏欠。”
池砚那三箭,她许他一个承诺,而那个承诺在收到那封血书时,便已经被用掉了。
听了妣云罗的话,晋昌王和群臣不由面呈羞愧之色,赶紧将眼泪给抹掉。
被七公主妣云罗狠狠上了一课后,他们打定主意,在涂畔宫灵堂前,当着众士人的面,绝不流泪,要整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下完早朝之后,众臣都回家思考怎么在灵堂表现一番,而涂畔宫学报和晋都官报则提出一种新风尚。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纪念一个人,无须丰厚铺张的葬礼。池左徒生为俊杰,死亦为大晋的表率。为了超度他,我们必须完成他生前的遗愿。
一、他有两名授业恩师,一位是器造间的工伊陈玉,一位是令伊郗哲。池砚徒然离去,令两位白发人送黑发人,请大家一起为定国侯池砚进孝,支持两位老师的思想。
二、池砚曾经于垓下学宫讲学,授业解惑,定然希望我大晋人才辈出,举国接有盛学之风,对此,大家对于去晋都以外的地方修建涂畔宫分校,有什么表示?
三、池砚西征廖国,连夺四城,但却发现,我大晋的将士武功确实不如廖国,对此,身为大晋下一代,你们是不是该反省?是不是该有所行动?骊山军校,乃是池砚师傅陈玉所督建,望各位有雄心壮志之人踊跃参加。
……
经过几天的大肆宣传,等到了涂畔宫吊唁那天清晨,晋昌王领着百官到了池砚灵堂前,齐齐行了一礼。
“子墨,寡人定然会成为一代贤君,将大晋治理强盛。”晋晟王上了香,看了一眼池砚的遗容,瞥见他乌黑的唇色,便忍不住想要落泪,于是连忙转身。
接下来,便是陈玉和郗哲二人,两位对池砚也是真心真意,望着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实在忍不住潸然落泪,被人搀扶着领到了一旁,默默哭泣。
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了妣云罗。
这可是与池砚有婚约之人,众臣和士人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她,看她这个令大晋焕然一新的人,会说出什么别开生面的话。
妣云罗身穿一身白衣,由夏槐搀扶走上前去,脚步停在池砚灵前。
她望着池砚完好的尸体,心里松了一口气,轻轻对夏槐眨了眨眼睛。
“哇——”地一声,夏槐忽然嚎啕大哭了起来。
“池公子,你怎么就走了哇。你与七公主之间情深义重,夏槐我一直看在眼里。去岁,你去前方征战,七公主她安定后方,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便拖了你的后退……她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你,如今你去了,她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若非要替你完成遗愿,辅佐大王,令大晋昌盛,她早就去了啊。”
夏槐嗓门大,这么一哭嚎,所有人都听见了,尤其是那些年轻的人,他们大为感动,不由为七公主感到难过。
心爱的人与自己天各一方,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
这一刻,有好多人都被虐到了,不自觉眼睛一酸,流下泪来。
而那些大臣们则懵了。不是说好的不哭么?要振作起来,弘扬新风气,深化改革,可是七公主怎么带头犯规。
难道她真的对池砚一片痴情?难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池砚?
众人细细一思,发现七公主她原本可以自立为王,但是她没有,她坚定地拥护太子继王位,而那几个男宠,据说也被她给处死了,她说不定根本没有夜夜笙歌,而是一直在等候着池砚。
众人小声议论着,发现七公主她之前住在南庄,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直到池砚与太子去征伐廖国,七公主才强势介入朝堂。
众人心思各异地揣测着,紧紧地将目光放在妣云罗身上,只见她伸出纤长的手,轻轻地伸进了棺中,整个人都贴了上去,等过了好一会儿,才站起身来,整理衣着道:“诸位,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池砚走得安心,但是我与他有婚约,他的丧事,我想亲自办理,所以等大家吊唁结束后,我想将他接入南庄,与他静静待几天。”
池砚为国而死,又被封为定国侯,他丧礼本来是大事,不过听了妣云罗的请求,大家都不忍心拒绝,晋昌王妣景辉也感慨道:“子墨他深爱着七姑姑你,如今也算求仁得仁,能由你亲自送他一程,实在是了却了寡人心中的一大憾事。”
妣景辉当初为了笼络池砚,答应让他娶七公主,却难以办到,此刻妣云罗的话,令他愧疚的心好受了不少。
涂畔宫吊唁这一天,众志诚诚,都表示要为大晋作出一番业绩来,而七公主与池砚的深情更是感天动地,令许多年轻的男女引以为典。
纵然不能亲自去前去一睹为快,但还是不由为之开心,纷纷在家里庆祝。
而这边,站在朱雀台的大殿中,妣景辉穿着新式的王服,那上面绣的不再是赤鸟朱雀,反而是九爪金龙,这其中有何意味,一看便知。
在礼官和大晋祭祀吟唱完祝福之礼之后,妣云罗领头,郗哲在一侧,带着百官对着晋昌王行了君臣大礼。
通常新王登基第一天,都会颁布新政,重新册封官员。晋昌王站在高台上,俯视着下方的人,悬着的心终安定了下来,有些微微激动道:“诸位爱卿免礼。”
他抬手请立,指尖有些微微发抖,等过了一会儿,心情平复了一些,便从王位上站起来,缓缓地走到妣云罗身前,俯身一礼道:“寡人年纪尚轻,于治国方面多有不足,日后还望七姑姑多多指教。”
妣景辉语气谦逊至致极,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模样,妣云罗闻言,当即回恭谨回礼道:“大王若有吩咐,臣女定不推辞,指教一词万不敢当。”
在这世上,有很多权倾天下的大臣,他们获得权力后,便独断专政,将君王当做木偶摆设在高处,态度十分敷衍,且说话的语气和态度十分强势。
七姑姑妣云罗也权势夺人,但是她为人虽然冷傲,却对君王十分恭顺,对其他的大臣,也不逼迫,非要让人站在她的阵营。
这令人十分欣赏,根本难以心生防备。
无怪乎父王会那么信任七姑姑,她确实是个手段了得,且十分会处事的人。
“七公主妣云罗才德过人,寡人今日便封她为监国公主。”妣景辉所言,是他心中所想,也是众望所归。
群臣闻言,当即兴奋道:“大王英明,我大晋昌盛定然指日可待。”
晋昌王在众臣眼里,不过是个稚嫩的小子,并没有什么建树,不过见了他对妣云罗这番表态,都不由在心里赞叹他唯一的优点——心胸宽广。
晋昌王能与七公主和睦相处,使得大晋之内和平,避免无谓的争端,这对于很多大臣来说,都是一件喜事。
在众人的恭贺声中,晋昌王凝视着妣云罗,却不由想起了池砚。
他本可以不救他,直接回大晋封侯拜相,但却为了他的安危放下了一切。
后来,他为了换他回来,又独自一个人留在了廖国为质,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
如今,他成了大晋之王,是该想办法将他营救回来才是。
晋昌王眼中忽然含了湿意,忍不住当着群臣的面,用袖子擦了擦眼泪,声音哽咽道:“寡人能顺利回国,这一切多亏了池砚,他同七姑姑你有婚约,等寡人将他迎回来,便立马为你们主持婚礼。”
他这话一出,整个大殿刹那间安静了下来,群臣一个个低着头,没有说话。
先王赐给七公主五个美男,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池砚回来以后,能受得住才怪。
这一山不容二虎,池砚回来必然会与七公主发生争斗,这实非人之所愿。
池砚要是不回来就好了!好多人心里都这样暗想着,不过还是有些不同之人站了出来。
“大王,廖国的使臣被扣押在大晋城内,我们正好同他们谈判,将池左徒救回来。”郗哲在前面开了头,韶家的人便立马站出来,跟在后面应和道:“池左徒于大晋功不可没,无论如何都应该救回来呀。”
一时,朝堂上有过半的人呼吁救回池砚,晋昌王见状,不由欣慰一笑,望着妣云罗道:”不知七姑姑有何建议?”
听了晋昌王的话,妣云罗环视了一圈底下的人,便道:“池左徒他智谋过人,定然可以顺利回国。至于住在涂畔宫中的廖国使臣,我们自然该投桃报李。廖武王将大王您放了回来,那便是愿意与我国重修旧好,我们不如将原本的姻亲关系继续下去。不过为了以策万全,我们可以答应与他们通商,只要他们愿意放池左徒回来。”
“廖国经过战乱和内乱,正需要休养生息,监国公主提出这两点,想来廖国也无法拒绝。”
有了郗哲肯定的答复,晋昌王心里有了底,便道:“就依照监国公主说的办。”
*
这边,在朱雀台,君臣商议完,便立马派人同廖国使者张衡相商。
张衡住在晋国两三个月,见识了大晋的强盛,又听说晋太子已经被廖武王放回了国,便知道他心中所想。
到底还能迎娶他们的嫡公主,且能互相通商,总比什么都没带回去强,张衡没有考虑太长时间,便答应了下来。
两个月后,张衡回国,不仅带回了和亲和通商这个消息,并将晋昌王与七公主君臣和睦的事情也一并说了。
廖武王闻言,怒捶了桌案一拳道:“大晋想用一个嫡公主和亲,便想将寡人打发了,简直岂有此理。”
从来都只有他站在高处,逼迫其他国家向他低头,如今一切完全反了过来,廖武王心里落差太大,一时无法接受,怒道:“寡人答应放那池砚,但并未说什么时候后放,等拖个三五半载再说,看那晋昌王急不急?”
盛怒之下,廖武王虎目一张,底下的大臣根本不敢辨言,只好换而言之道:“大王,大晋嫡公主已经迎回国中,不知该如何安排?”
“砰——”,廖武王想起在大晋吃的亏,听到要大晋公主的名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般和颜悦色、意气风发,唯独只剩下了屈辱和不甘,于是恼恨地将桌案上的茶壶扔到了地上。
“大王,为了我国的和平,咱们不仅不能冷落了嫡公主,还得表示看中,许与重位。”
齐大非偶,廖武王虽身为一国之君,但是大晋强大,他们的嫡公主嫁过来,他们便只能当做祖宗一样供着。
这对君王来说颜面无光,于底下的大臣来说,也是一种耻辱。
廖国的朝堂之上一片抑郁之色,廖武王见状,不由收回自己的情绪,鼓舞群臣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这一切不过权宜之计,早晚有一天,我廖国会重新强盛起来。”
他说完,便笑道:“为了表示对晋国公主的看重,我欲封之为后。”
“大王英明。”
经过与韩峰和张衡商议,最终确定于三日后举行封后大典,并且韩峰还提议,让廖武王邀请在廖国为质的池砚来观礼,只是这旨意下达之后,池砚并未能接到。
因他身体内余毒未清,又舟车劳顿地追到廖国,本就伤了根基,最近廖国昼夜温差大,他又感染了风寒,于子夜之时,便去了。
池砚病逝,廖国王与韩峰等人闻言,十分不敢置信,还亲自去查看,确定他是真的死了以后,心中不由惋惜不已。
“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真乃天妒英才呀。”
廖武王在朝堂上说拖三五载,不过是一时气话,他并不愿意见到大晋国内一派和谐的景象。
此刻,池砚这个与七公主云罗能分庭抗礼的人去了,他心里憋气无比。
“大王,池砚当初杀了大王的影子,并将其送回了我廖国,如今我们不如也如此将其送回晋国。”韩峰道:“有时候后,死人比活人更好用。”
廖武王是个聪慧的君王,他一听韩峰的意思,便了然一笑道:“池砚为了晋昌王牺牲,这会让他愧疚终生,永远铭记他的恩情,而池砚被七公主刺杀才中毒而死这件事会宛若一根刺一般种在他心里,每当他看到风光无比的七公主妣云罗,那刺便会冒出来,令他心怀疼痛。”
“然也!”韩峰点头,与廖武王相视一笑。
池砚在廖国,不过是一个人质,他的死并不影响廖武王的封后大典。
不过为了避免秽气,在韩峰的安排下,池砚的尸体被提前送回了大晋。
这时,天气已经由夏转入了秋,天气炎热不堪,池砚的尸体按理说应该保持不了几天,但是一个月后,到了下邱,崔俊远接到城门口,打开棺盖的时候,发现里面的尸身并没有腐烂。
“池公子因为身中剧毒,所以才得以尸身不坏。”送棺的领头之人同崔俊远解释,眼中含了泪滴道:“我虽然是廖国之人,但曾蒙池公子大恩,如今他人生的最后一程,还望崔将军允许我将他一直送回到晋都。”
崔俊远用手指探了探池砚的鼻息,发现他气息全无,身体僵硬,已然是死相,不由心中一痛。
他一路与池砚并肩作战,早就将他当成了好兄弟,他想起水淹下邱,百姓生灵涂炭地场面,不由心中一颤道:“若这真是上苍的责罚,他崔俊远也有参与,为何却独独降罪于池砚身上。”
崔俊远守在下邱已久,如今这里已经完全安定了下来,便正好同护送池砚,一起回朝。
池砚在将士们心中,有些不可逾越的地位;在大晋的士人之中,也颇有好评,而朝堂之中,更是有黎、公、郗、韶、崔等五大世家的人提议为他追封。
“池左徒于国于君,功不可没,寡人今日封他为定国侯,其尸身葬入祁山。”
晋昌王也是个感性的人,他下旨封完了池砚,便当着群臣的面痛心疾首地哭了起来,当即要为池砚披麻戴孝。
由此可见,池砚在他心中有些超然的地位。
头上的君王哭得伤心无比,下面的大臣也随着哭天抹泪。
妣云罗听着一群男人呜呜咽咽,作妇人之态,心中很是无语。
“明日,池左徒的灵堂便设立好了,就在涂畔宫正殿,届时,有无数士人来吊唁,大家先省点力气,要哭,把眼泪留到明天吧!”
妣云罗说话不徐不缓,十分冷淡,众臣包括晋昌王,都以斥责地目光望向妣云罗。
“七姑姑,子墨曾为了救你,身中三箭,险些丧命,如今他去了,难道你就一点都不伤心么?”晋昌王虽然在大事上听从妣云罗,也十分敬佩她,但是对于她的私生活和情感方面,却并不认同。
妣云罗听了晋昌王的话,却道:“师兄子墨去世,我自然十分伤心,但于内,我爱护着他所效忠的君王,于外,他费心打下的城池,我用尽心机地替他守住了,自认对他没有任何亏欠。”
池砚那三箭,她许他一个承诺,而那个承诺在收到那封血书时,便已经被用掉了。
听了妣云罗的话,晋昌王和群臣不由面呈羞愧之色,赶紧将眼泪给抹掉。
被七公主妣云罗狠狠上了一课后,他们打定主意,在涂畔宫灵堂前,当着众士人的面,绝不流泪,要整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下完早朝之后,众臣都回家思考怎么在灵堂表现一番,而涂畔宫学报和晋都官报则提出一种新风尚。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纪念一个人,无须丰厚铺张的葬礼。池左徒生为俊杰,死亦为大晋的表率。为了超度他,我们必须完成他生前的遗愿。
一、他有两名授业恩师,一位是器造间的工伊陈玉,一位是令伊郗哲。池砚徒然离去,令两位白发人送黑发人,请大家一起为定国侯池砚进孝,支持两位老师的思想。
二、池砚曾经于垓下学宫讲学,授业解惑,定然希望我大晋人才辈出,举国接有盛学之风,对此,大家对于去晋都以外的地方修建涂畔宫分校,有什么表示?
三、池砚西征廖国,连夺四城,但却发现,我大晋的将士武功确实不如廖国,对此,身为大晋下一代,你们是不是该反省?是不是该有所行动?骊山军校,乃是池砚师傅陈玉所督建,望各位有雄心壮志之人踊跃参加。
……
经过几天的大肆宣传,等到了涂畔宫吊唁那天清晨,晋昌王领着百官到了池砚灵堂前,齐齐行了一礼。
“子墨,寡人定然会成为一代贤君,将大晋治理强盛。”晋晟王上了香,看了一眼池砚的遗容,瞥见他乌黑的唇色,便忍不住想要落泪,于是连忙转身。
接下来,便是陈玉和郗哲二人,两位对池砚也是真心真意,望着池砚年纪轻轻便去了,实在忍不住潸然落泪,被人搀扶着领到了一旁,默默哭泣。
接下来,自然就轮到了妣云罗。
这可是与池砚有婚约之人,众臣和士人们都目不转睛地望着她,看她这个令大晋焕然一新的人,会说出什么别开生面的话。
妣云罗身穿一身白衣,由夏槐搀扶走上前去,脚步停在池砚灵前。
她望着池砚完好的尸体,心里松了一口气,轻轻对夏槐眨了眨眼睛。
“哇——”地一声,夏槐忽然嚎啕大哭了起来。
“池公子,你怎么就走了哇。你与七公主之间情深义重,夏槐我一直看在眼里。去岁,你去前方征战,七公主她安定后方,生怕出了什么差错,便拖了你的后退……她那么努力,都是为了你,如今你去了,她做的一切还有什么意义,若非要替你完成遗愿,辅佐大王,令大晋昌盛,她早就去了啊。”
夏槐嗓门大,这么一哭嚎,所有人都听见了,尤其是那些年轻的人,他们大为感动,不由为七公主感到难过。
心爱的人与自己天各一方,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
这一刻,有好多人都被虐到了,不自觉眼睛一酸,流下泪来。
而那些大臣们则懵了。不是说好的不哭么?要振作起来,弘扬新风气,深化改革,可是七公主怎么带头犯规。
难道她真的对池砚一片痴情?难道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池砚?
众人细细一思,发现七公主她原本可以自立为王,但是她没有,她坚定地拥护太子继王位,而那几个男宠,据说也被她给处死了,她说不定根本没有夜夜笙歌,而是一直在等候着池砚。
众人小声议论着,发现七公主她之前住在南庄,过着闲云野鹤一般的生活,直到池砚与太子去征伐廖国,七公主才强势介入朝堂。
众人心思各异地揣测着,紧紧地将目光放在妣云罗身上,只见她伸出纤长的手,轻轻地伸进了棺中,整个人都贴了上去,等过了好一会儿,才站起身来,整理衣着道:“诸位,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池砚走得安心,但是我与他有婚约,他的丧事,我想亲自办理,所以等大家吊唁结束后,我想将他接入南庄,与他静静待几天。”
池砚为国而死,又被封为定国侯,他丧礼本来是大事,不过听了妣云罗的请求,大家都不忍心拒绝,晋昌王妣景辉也感慨道:“子墨他深爱着七姑姑你,如今也算求仁得仁,能由你亲自送他一程,实在是了却了寡人心中的一大憾事。”
妣景辉当初为了笼络池砚,答应让他娶七公主,却难以办到,此刻妣云罗的话,令他愧疚的心好受了不少。
涂畔宫吊唁这一天,众志诚诚,都表示要为大晋作出一番业绩来,而七公主与池砚的深情更是感天动地,令许多年轻的男女引以为典。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19182/45568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