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李治的一本万利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如何在柯南世界成为海王nph、演技的正确运用(非1V1注意)、日日皆好(NPH)、草粉gl、记忆之场、麦元、位面风俗店经营指南、小梨花(校园h1V1)、
百姓们有钱了,损害的是谁的利益?
是那些放印子钱的商号。
而在这朝堂上,几乎有很多大一部分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商号。
这样做,自然让他们无法再把钱放出去,收取高额利息。
可相反的。
百姓们有了钱,对谁又是最有利的?
是那些个商贾。
而朝堂上的百官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商铺,有些家产在外面。
百姓有了钱,那肯定会花出去啊!
这个钱的来源,是皇帝控制的青茶还有商税等等。
相当于是收取了他们手中的商贾的一些钱财,然后给了百姓。
本来,是损失了一些他们的利益。
那现在,他们完全可以从百姓的手中给赚回来!
朝堂上,为了这个以工代赈,也是争吵了起来。
有大臣说。
这是在重徭役,重赋税。
百姓到时候肯定承担不起,而大汉和前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百姓们活不下去。
对于地方上的治理来说,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大唐不能开这个先河。
也有大臣认为。
以工代赈是一个利国利民之策。
李治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争论。
直到几位朝中的大臣,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站出来。
才算是真正为这个政令做最后的决策。
“陛下,臣以为……。”
长孙无忌开口对这个以工代赈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优点在于。
可以让天下百姓又有了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生计。
还能让大唐顺利治理好两河流域的水患。
的确是非常好。
只不过,却也有着缺点。
那就是以工代赈,如若找不到百姓,又该如何?
这工钱一次又能给多少?
少了。
百姓自然不愿意。
多了,朝廷定然是负担不起。
所以说来说去。
最后也不过是一个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没有说,自己是绝对支持。
只是在这一会儿的时间。
把以工代赈的利弊都想到了。
说了出来。
最终就看李治自己的抉择。
他这个右仆射,算是已经仁至义尽了。
当真是好一个和稀泥的长孙无忌。
而第二个人。
却是马周。
此人乃是寒门出身,当初还给人养过马。
所以对于以工代赈,他有着更为全面并且比较细致的想法。
大唐百姓千千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事耕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经商。
剩下有着不少百姓,都是无所事事。
又或者是,成为了那些个富家的佣人,打一些短工,又或者成为长工。
还有一部分,那都是直接签订了卖身契,成了富家的佣人,一身都靠着富家生存。
一旦富家出现了意外,他们将会变成无主之奴。
到时候。
有办法的人。
或许还能继续生存下去。
而没有办法的人。
只会沦落成为一个乞丐,一个苦力,一个烧杀抢掠的恶人。
马周的一席话。
让在这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静下心来。
他们知道。
这件事情,是仙师之意。
那坐在上面的陛下,是很有可能会施行。
拦,可能是拦不住了。
那能怎么办?
只有同意,并且想办法在这件事情中,获得一点儿利益呗。
马尚书都已经说的如此打动人心了。
他们不可能一点儿感触都没有。
李治点点头。
他一直都是锦衣玉食,也无法体会到,没了钱之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但是不妨他可以想象。
想到马周说的那些,想到没了钱,也没有耕地,就算是有耕地,却也不会耕种。
就算是耕种,那也要等到农物成熟。
在此之前,他可能就因为没了吃的而饿死。
李治有对仙境之中的李世民询问过一些政令的疑惑。
其中就有以工代赈。
而李世民则是详细描述了大唐在有了以工代赈这个国策之后。
如今变得多么的繁荣与昌盛。
工人的身份再一次被提升了一个台阶。
以前是士农工商。
但是商人不过是被大环境所鄙视。
然而商人却也是过得最为舒坦的一方。
工匠还有农户,却是最底层。
如今则是不一样。
以工代赈之后。
其他的那些个个人,想要建造房屋,想要做一些什么。
都是要给工钱的。
要是不给工钱,工匠们完全可以去找衙役和县令等等,申请工部的裁决。
大唐的律法算得上是非常完善,用律法保护了一些弱者。
深得民心!
李治一直都想要超越自己的父皇,做出一番成绩。
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马周之后。
自然无人再提起弊端。
相比较让百姓可以有一个养身之所,其他的一切弊端,那都不是问题。
想要反对的官员们,最终也是认了。
不过几天。
大唐要以工代赈的消息,也就通过大唐国报传到了各地。
首先开启的工地。
就是两河之地的河水治理问题。
常年的水土冲刷。
两河之地的河堤已经比较高了。
可是一旦洪水来临之后。
这样的河堤很容易就被洪水给冲破,造成决堤,然后淹没很多地区。
堵不如疏。
既然如此,那就在容易引发洪水的地方挖渠。
把河水给引出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灌溉田地,还可以解决水患。
听到会有工钱。
而且,如果不结算工钱,可以直接去长安。
向京兆尹举报。
而如今的长安京兆尹则是王玄策。
对于王玄策这个大官。
百姓们早已经熟知。
既然如此,很多人都到了两河之地的工地,报上自己的籍贯,还有身份证明。
发了腰牌之后。
就开始动工。
工部也得到了一些图纸。
用来建造水闸。
并且利用这个时代的技术,建造一个可以泄洪的泄洪渠。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这两河之地就有了差不多十万余工匠。
而一个月的时期到了。
朝廷的第一笔以工代赈的钱,也到了工地,每个人都发了一笔。
工期按照一个月结算,每个人,一个月可得多少钱。
发了钱之后。
也可放人。
有人想要离开。
在这一个月到了之后,可领了工钱,自行离开。
而想要进来的人。
在这一个月工期满了之后,可以进入。
在工期之内,是不会放人,也不会招人。
看起来是有一些捆绑了。
其实也是方便能够计算每个人的工期,给他们结算工钱。
以免有人会在其中弄虚作假,骗起工钱。
不用征徭役。
只需要少许的钱财。
就可以让那些个毫无生计的百姓,有了收入。
就可以解决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带来的隐患。
也可以解决一些隐藏的矛盾。
简直是一本万利!
是那些放印子钱的商号。
而在这朝堂上,几乎有很多大一部分的人,都是有着自己的商号。
这样做,自然让他们无法再把钱放出去,收取高额利息。
可相反的。
百姓们有了钱,对谁又是最有利的?
是那些个商贾。
而朝堂上的百官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商铺,有些家产在外面。
百姓有了钱,那肯定会花出去啊!
这个钱的来源,是皇帝控制的青茶还有商税等等。
相当于是收取了他们手中的商贾的一些钱财,然后给了百姓。
本来,是损失了一些他们的利益。
那现在,他们完全可以从百姓的手中给赚回来!
朝堂上,为了这个以工代赈,也是争吵了起来。
有大臣说。
这是在重徭役,重赋税。
百姓到时候肯定承担不起,而大汉和前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百姓们活不下去。
对于地方上的治理来说,也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所以大唐不能开这个先河。
也有大臣认为。
以工代赈是一个利国利民之策。
李治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争论。
直到几位朝中的大臣,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站出来。
才算是真正为这个政令做最后的决策。
“陛下,臣以为……。”
长孙无忌开口对这个以工代赈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
优点在于。
可以让天下百姓又有了一个可以养家糊口的生计。
还能让大唐顺利治理好两河流域的水患。
的确是非常好。
只不过,却也有着缺点。
那就是以工代赈,如若找不到百姓,又该如何?
这工钱一次又能给多少?
少了。
百姓自然不愿意。
多了,朝廷定然是负担不起。
所以说来说去。
最后也不过是一个从长计议。
长孙无忌没有说,自己是绝对支持。
只是在这一会儿的时间。
把以工代赈的利弊都想到了。
说了出来。
最终就看李治自己的抉择。
他这个右仆射,算是已经仁至义尽了。
当真是好一个和稀泥的长孙无忌。
而第二个人。
却是马周。
此人乃是寒门出身,当初还给人养过马。
所以对于以工代赈,他有着更为全面并且比较细致的想法。
大唐百姓千千万,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从事耕种,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经商。
剩下有着不少百姓,都是无所事事。
又或者是,成为了那些个富家的佣人,打一些短工,又或者成为长工。
还有一部分,那都是直接签订了卖身契,成了富家的佣人,一身都靠着富家生存。
一旦富家出现了意外,他们将会变成无主之奴。
到时候。
有办法的人。
或许还能继续生存下去。
而没有办法的人。
只会沦落成为一个乞丐,一个苦力,一个烧杀抢掠的恶人。
马周的一席话。
让在这朝堂上的官员们,也都静下心来。
他们知道。
这件事情,是仙师之意。
那坐在上面的陛下,是很有可能会施行。
拦,可能是拦不住了。
那能怎么办?
只有同意,并且想办法在这件事情中,获得一点儿利益呗。
马尚书都已经说的如此打动人心了。
他们不可能一点儿感触都没有。
李治点点头。
他一直都是锦衣玉食,也无法体会到,没了钱之后,会过上什么样的日子。
但是不妨他可以想象。
想到马周说的那些,想到没了钱,也没有耕地,就算是有耕地,却也不会耕种。
就算是耕种,那也要等到农物成熟。
在此之前,他可能就因为没了吃的而饿死。
李治有对仙境之中的李世民询问过一些政令的疑惑。
其中就有以工代赈。
而李世民则是详细描述了大唐在有了以工代赈这个国策之后。
如今变得多么的繁荣与昌盛。
工人的身份再一次被提升了一个台阶。
以前是士农工商。
但是商人不过是被大环境所鄙视。
然而商人却也是过得最为舒坦的一方。
工匠还有农户,却是最底层。
如今则是不一样。
以工代赈之后。
其他的那些个个人,想要建造房屋,想要做一些什么。
都是要给工钱的。
要是不给工钱,工匠们完全可以去找衙役和县令等等,申请工部的裁决。
大唐的律法算得上是非常完善,用律法保护了一些弱者。
深得民心!
李治一直都想要超越自己的父皇,做出一番成绩。
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马周之后。
自然无人再提起弊端。
相比较让百姓可以有一个养身之所,其他的一切弊端,那都不是问题。
想要反对的官员们,最终也是认了。
不过几天。
大唐要以工代赈的消息,也就通过大唐国报传到了各地。
首先开启的工地。
就是两河之地的河水治理问题。
常年的水土冲刷。
两河之地的河堤已经比较高了。
可是一旦洪水来临之后。
这样的河堤很容易就被洪水给冲破,造成决堤,然后淹没很多地区。
堵不如疏。
既然如此,那就在容易引发洪水的地方挖渠。
把河水给引出去。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灌溉田地,还可以解决水患。
听到会有工钱。
而且,如果不结算工钱,可以直接去长安。
向京兆尹举报。
而如今的长安京兆尹则是王玄策。
对于王玄策这个大官。
百姓们早已经熟知。
既然如此,很多人都到了两河之地的工地,报上自己的籍贯,还有身份证明。
发了腰牌之后。
就开始动工。
工部也得到了一些图纸。
用来建造水闸。
并且利用这个时代的技术,建造一个可以泄洪的泄洪渠。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这两河之地就有了差不多十万余工匠。
而一个月的时期到了。
朝廷的第一笔以工代赈的钱,也到了工地,每个人都发了一笔。
工期按照一个月结算,每个人,一个月可得多少钱。
发了钱之后。
也可放人。
有人想要离开。
在这一个月到了之后,可领了工钱,自行离开。
而想要进来的人。
在这一个月工期满了之后,可以进入。
在工期之内,是不会放人,也不会招人。
看起来是有一些捆绑了。
其实也是方便能够计算每个人的工期,给他们结算工钱。
以免有人会在其中弄虚作假,骗起工钱。
不用征徭役。
只需要少许的钱财。
就可以让那些个毫无生计的百姓,有了收入。
就可以解决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带来的隐患。
也可以解决一些隐藏的矛盾。
简直是一本万利!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26589/645459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