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八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维桑瑞拉·坦格利安(高h NP 吸奶 ntr 乱伦)、静海旖旎(校园高H)、小梨花(校园h1V1)、招蜂引蝶、【星际abo】洛希极限(H)、武动乾坤之淫符林动、【崩铁乙女】总合集、记忆之场、
端和五年春, 曾被调离天子身侧将近两年的御前翰林方延岁归京。
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先是奉命前往京畿之地为县官,之后又被调往淮河一带, 再然后是江南, 在一个地方的任期往往不会超过几个月,而每一次调官,都离北京越来越远。
世人都道方延岁是失了圣心, 被赵氏兄弟这等奸人构陷, 所以才会有如此颠簸流离之苦, 却不知这两年时间来,方延岁便等同于是嘉禾的眼睛与双足,替她走过千里河山, 看民风世情。
如无意外, 方延岁应当还会在地方再磨炼几年, 等到什么时候女皇觉得他阅历足够丰厚了, 再将他调回身边委以重任。方延岁是御前翰林中最是年轻的一位, 倒也不用怕这些蹉跎。
可是才调离京师不过两年,方延岁便被召回了京师。使他能够回京的人是昆山玉,昆山玉答应为嘉禾对付韩国公一族,但指明了他需要一名马前卒——方延岁。
外出历练过两年的方延岁仍然是少年人的容貌, 但眉宇间的沉稳与英气更胜从前。他并未携带多少随从,只以两名护卫跟随,舍去了相对舒适却也行程缓慢的轿辇马车,扬鞭策马而来。昆山玉站在京师南城门外迎接故人, 远远看见烟尘飞扬, 骏马嘶鸣之后被稳稳勒住, 马上少年身形矮小却身手利落, 翻身下马之后理了理沾上了灰尘的儒袍,朝着昆山玉一揖。
“别来无恙否,辞远?”昆山玉笑道,以方延岁的字“辞远”呼之。他是帝师方翰林之幼子,出生之后父母爱惜至极,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可方氏夫妇却为儿子起名“延岁”,在他举行冠礼之时为其赐字“辞远”,意为希望这个幼子能够不经世事风霜,就留在他们老俩口身边,平安顺遂一生。熟料方延岁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与父母相反的道路,小小年纪跻身仕途,之后便是长年的东奔西走,流离不定。比起在京中生活的那些文人士子,方延岁的面容中看得出明显的风霜痕迹,少年人的青涩稚气在他的眉宇中已然褪去,在他脸上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同成人一般的坚毅。
“我一切安好。”他开口,变声期的嗓音略为沙哑,“陛下如何?”
“果然一开口问得就是陛下。你放心陛下也一切都好,眼下正在大同,等到你手头的差使忙完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她。”昆山玉以一种算是轻快的语气说道。
“可我听说陛下在大同城下遭遇了一场伏杀。”方延岁眉宇紧锁,“是什么人胆敢谋害陛下,这样的逆贼当诛九族,以正纲纪。”
“陛下将你调回京师,为的便是此事。”
方延岁点头,“我已得到消息,陛下希望我能够追查逆贼。你放心我必不辜负陛下所托。”
昆山玉颔首,脸色忽然一变,“方延岁接旨——”
圣旨是不久前才写就的,天子授意、内阁拟旨,越过了司礼监批红,直接颁发出来,交到了昆山玉手中,只等着昆山玉念给方延岁听。
这是一道授予方延岁官职的圣旨,命未满二十的方延岁为刑部主事,掌律令及奏谳。这是莫大的荣耀与责任,方延岁稍显犹豫,最终还是坦然接旨。待到他握住了圣旨从地上起身之时,昆山玉亲自搀扶了他一把,对他说:“你过去便博学广闻,尤擅律法,你的父亲又是名声赫赫的儒者,天下士子之首脑,我们这些人之中,除了你我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人可以但当此任。陛下对你寄予厚望,原是想直接任用你为员外郎,你虽年少,却不知比那些成日里尸位素餐的老臣强不知多少倍。可是你毕竟年少,贸然将你捧上过高的位子,恐怕会为你惹来灾祸,故而陛下只授你主事一职。然你需知,你身负皇命,有陛下的旨意为你撑腰,若刑部之中有谁阻碍你查案审人,你大可告知内阁禀报陛下。”
“我明白的。”站在这人烟稀少的城郊官道,方延岁眺望了一眼远处北京的巍峨城墙,阔别多年再回到京城,这里是他的故乡也是这天下最危险的角逐场,他心中感慨万千,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关于逆贼之事,陛下……可有线索?”
他知道是有的,在匆忙赶赴京城这一路上,他已经得到了不少相关的消息,有关长公主的战场失踪,杜氏一族的蠢蠢欲动。
“想要害陛下的人是谁,你我都心里有数。只是要阻止他们的野心,不容易。”昆山玉拢着双手,淡淡然的惆怅。
“皇太后会出手么?”
“太后已经出手了。”昆山玉说道:“派去了梁覃前往大同,监视陛下。不过你放心,这一次内阁是站在陛下身后的。”
“内阁站在陛下身后便是忠于陛下么?”方延岁忽然扭头看向昆山玉,目光冷厉如刀剑。
昆山玉并不躲避他的眼神,说:“我是内阁首辅之重孙,我若是为内阁说什么好话,你必然觉得我是存心包庇。可我还是想说,为人臣者,不效忠于陛下还能效忠于谁?我辈儒生,学得文武艺便是为了买入帝王家,尽心竭力,为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若是这天下乱了,礼崩乐坏,纲纪废弛,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后世人读史会不会笑话我辈儒生无能?阴谋家求乱,而儒者但求安稳泰平。”
方延岁没有再说什么。他也是儒生,能明白昆山玉这番话的涵义。
“我这些年辗转各地,见到了多地之世情民风。”他牵着马率先往京城方向走去,边走边说:“当年我从陛下身边离开的时候,她就叮嘱过我要紧盯着杜氏一族,她高瞻远瞩,想来是早就觉察到了杜家的不妥。我费心搜罗证据多年,也的确找到了不少杜氏朋党为祸地方的证据——但我不确定那些证据用来对付杜家是否足够。”
“车到山前必有路。”昆山玉跟在他身后如是说道:“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先清算她的母舅,我们做臣子的竭力辅佐便是。”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去大同见陛下一面。”
“我自会为你安排恰当的时间带你赶赴大同。”
方延岁没再说什么。
他要去大同不仅是为了韩国公,还是为了另一桩事情。当初他从嘉禾身边离开的时候,嘉禾交待了他两件事,一件事针对杜家,另一件事则有些莫名奇妙,是让他在徽州一带寻找一个周姓的孩子。
徽州姓周的孩子多不胜数,即便嘉禾还给出了另一些限制条件,譬如说那孩子是农户出身,父亲早逝母亲守寡、比她要年幼九岁之类的,可符合要求的仍旧是一抓一大把。
方延岁到江南的时日不算长,短时间内未能完成嘉禾的要求,他打算去大同一趟陈明此事,不过,这件事他并不打算对昆山玉细说。
回京一路上,他们二人聊得更多的还是杜家的事情,这些年杜雍称病,看似无官无职,可是他的几个儿子都陆续出仕,品阶不低。而这些功勋出身的国公,当年在打天下的过程之中攒下了一批心腹,虽说现在已不是有蓄养食客风气的先秦,也不是讲究门生故吏之谊的秦汉,可那些曾经效命过杜雍的人,会自然而然的与杜家结为一党,这也着实让人头疼。
说着说着,昆山玉停住了脚步。
方延岁抬头,顺着他的目光往远处望去,看见了一群锦袍轻骑的年轻人,正驭马疾行而来。
“赵游舟?”方延岁记性不错,还记得那张在男子中堪称祸水的脸。当初他之所以被调往外地为官,明面上的理由就是这个男人对他的构陷。
“小方大人,好久不见。”赵游舟勒住坐骑缰绳,在马上朗声说道:“我听说小方大人回京,特来迎接。”
“赵镇抚使不在陛下身边,为何到了此地?”
赵游舟轻嗤,因自己的弟弟是被秘密送往南方的,其余人对此并不知晓,故而他也就大大方方答道:“我的弟弟陪在陛下身边,我也就可以安心从大同离开,回到京师为她办事。听说小方大人有了新的官职?恭喜。”
赵游舟的“恭喜”二字听起来颇有些虚伪,方延岁却也无心与他纠缠,拱手回应道:“官衔授之于陛下,镇抚使如有异议,找陛下便是。官印官袍都在刑部官署,我要去那里走一趟,就不与镇抚使多聊。”
赵游舟却从马上跳了下来,“方大人既然已是刑部之官,便该管刑讯之事,对不对?”
方延岁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迷惑的看着他。
“京中新出了一桩命案,大人若是好奇,不妨跟我前去一探究竟。”
方延岁与昆山玉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的尽是茫然。但他们终究还是跟在了赵游舟身后,和他一起走到了——韩国公府。
“韩国公府发生什么命案了?”才回到北京的方延岁对许多事情都还摸不着头脑,忍不住问道。
“不急。”赵游舟瞥了他一眼。
话音才落,杜府侧门打开,有小厮走出,在大门装点上素白的麻布——这是表明,府中死了重要的人物。
“杜雍死了?”方延岁激动到声音略颤。他听说杜雍病重,似乎已经到了气息奄奄的地步。如果他真能这样病死,那再好不过。
“不,是杜康氏死了。”赵游舟说。
这两年的时间里,他先是奉命前往京畿之地为县官,之后又被调往淮河一带, 再然后是江南, 在一个地方的任期往往不会超过几个月,而每一次调官,都离北京越来越远。
世人都道方延岁是失了圣心, 被赵氏兄弟这等奸人构陷, 所以才会有如此颠簸流离之苦, 却不知这两年时间来,方延岁便等同于是嘉禾的眼睛与双足,替她走过千里河山, 看民风世情。
如无意外, 方延岁应当还会在地方再磨炼几年, 等到什么时候女皇觉得他阅历足够丰厚了, 再将他调回身边委以重任。方延岁是御前翰林中最是年轻的一位, 倒也不用怕这些蹉跎。
可是才调离京师不过两年,方延岁便被召回了京师。使他能够回京的人是昆山玉,昆山玉答应为嘉禾对付韩国公一族,但指明了他需要一名马前卒——方延岁。
外出历练过两年的方延岁仍然是少年人的容貌, 但眉宇间的沉稳与英气更胜从前。他并未携带多少随从,只以两名护卫跟随,舍去了相对舒适却也行程缓慢的轿辇马车,扬鞭策马而来。昆山玉站在京师南城门外迎接故人, 远远看见烟尘飞扬, 骏马嘶鸣之后被稳稳勒住, 马上少年身形矮小却身手利落, 翻身下马之后理了理沾上了灰尘的儒袍,朝着昆山玉一揖。
“别来无恙否,辞远?”昆山玉笑道,以方延岁的字“辞远”呼之。他是帝师方翰林之幼子,出生之后父母爱惜至极,常言道男儿志在四方,可方氏夫妇却为儿子起名“延岁”,在他举行冠礼之时为其赐字“辞远”,意为希望这个幼子能够不经世事风霜,就留在他们老俩口身边,平安顺遂一生。熟料方延岁却走上了一条完全与父母相反的道路,小小年纪跻身仕途,之后便是长年的东奔西走,流离不定。比起在京中生活的那些文人士子,方延岁的面容中看得出明显的风霜痕迹,少年人的青涩稚气在他的眉宇中已然褪去,在他脸上所能看到的,更多的是如同成人一般的坚毅。
“我一切安好。”他开口,变声期的嗓音略为沙哑,“陛下如何?”
“果然一开口问得就是陛下。你放心陛下也一切都好,眼下正在大同,等到你手头的差使忙完了,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看看她。”昆山玉以一种算是轻快的语气说道。
“可我听说陛下在大同城下遭遇了一场伏杀。”方延岁眉宇紧锁,“是什么人胆敢谋害陛下,这样的逆贼当诛九族,以正纲纪。”
“陛下将你调回京师,为的便是此事。”
方延岁点头,“我已得到消息,陛下希望我能够追查逆贼。你放心我必不辜负陛下所托。”
昆山玉颔首,脸色忽然一变,“方延岁接旨——”
圣旨是不久前才写就的,天子授意、内阁拟旨,越过了司礼监批红,直接颁发出来,交到了昆山玉手中,只等着昆山玉念给方延岁听。
这是一道授予方延岁官职的圣旨,命未满二十的方延岁为刑部主事,掌律令及奏谳。这是莫大的荣耀与责任,方延岁稍显犹豫,最终还是坦然接旨。待到他握住了圣旨从地上起身之时,昆山玉亲自搀扶了他一把,对他说:“你过去便博学广闻,尤擅律法,你的父亲又是名声赫赫的儒者,天下士子之首脑,我们这些人之中,除了你我想不出还有别的什么人可以但当此任。陛下对你寄予厚望,原是想直接任用你为员外郎,你虽年少,却不知比那些成日里尸位素餐的老臣强不知多少倍。可是你毕竟年少,贸然将你捧上过高的位子,恐怕会为你惹来灾祸,故而陛下只授你主事一职。然你需知,你身负皇命,有陛下的旨意为你撑腰,若刑部之中有谁阻碍你查案审人,你大可告知内阁禀报陛下。”
“我明白的。”站在这人烟稀少的城郊官道,方延岁眺望了一眼远处北京的巍峨城墙,阔别多年再回到京城,这里是他的故乡也是这天下最危险的角逐场,他心中感慨万千,各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关于逆贼之事,陛下……可有线索?”
他知道是有的,在匆忙赶赴京城这一路上,他已经得到了不少相关的消息,有关长公主的战场失踪,杜氏一族的蠢蠢欲动。
“想要害陛下的人是谁,你我都心里有数。只是要阻止他们的野心,不容易。”昆山玉拢着双手,淡淡然的惆怅。
“皇太后会出手么?”
“太后已经出手了。”昆山玉说道:“派去了梁覃前往大同,监视陛下。不过你放心,这一次内阁是站在陛下身后的。”
“内阁站在陛下身后便是忠于陛下么?”方延岁忽然扭头看向昆山玉,目光冷厉如刀剑。
昆山玉并不躲避他的眼神,说:“我是内阁首辅之重孙,我若是为内阁说什么好话,你必然觉得我是存心包庇。可我还是想说,为人臣者,不效忠于陛下还能效忠于谁?我辈儒生,学得文武艺便是为了买入帝王家,尽心竭力,为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若是这天下乱了,礼崩乐坏,纲纪废弛,于我们有什么好处,后世人读史会不会笑话我辈儒生无能?阴谋家求乱,而儒者但求安稳泰平。”
方延岁没有再说什么。他也是儒生,能明白昆山玉这番话的涵义。
“我这些年辗转各地,见到了多地之世情民风。”他牵着马率先往京城方向走去,边走边说:“当年我从陛下身边离开的时候,她就叮嘱过我要紧盯着杜氏一族,她高瞻远瞩,想来是早就觉察到了杜家的不妥。我费心搜罗证据多年,也的确找到了不少杜氏朋党为祸地方的证据——但我不确定那些证据用来对付杜家是否足够。”
“车到山前必有路。”昆山玉跟在他身后如是说道:“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先清算她的母舅,我们做臣子的竭力辅佐便是。”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去大同见陛下一面。”
“我自会为你安排恰当的时间带你赶赴大同。”
方延岁没再说什么。
他要去大同不仅是为了韩国公,还是为了另一桩事情。当初他从嘉禾身边离开的时候,嘉禾交待了他两件事,一件事针对杜家,另一件事则有些莫名奇妙,是让他在徽州一带寻找一个周姓的孩子。
徽州姓周的孩子多不胜数,即便嘉禾还给出了另一些限制条件,譬如说那孩子是农户出身,父亲早逝母亲守寡、比她要年幼九岁之类的,可符合要求的仍旧是一抓一大把。
方延岁到江南的时日不算长,短时间内未能完成嘉禾的要求,他打算去大同一趟陈明此事,不过,这件事他并不打算对昆山玉细说。
回京一路上,他们二人聊得更多的还是杜家的事情,这些年杜雍称病,看似无官无职,可是他的几个儿子都陆续出仕,品阶不低。而这些功勋出身的国公,当年在打天下的过程之中攒下了一批心腹,虽说现在已不是有蓄养食客风气的先秦,也不是讲究门生故吏之谊的秦汉,可那些曾经效命过杜雍的人,会自然而然的与杜家结为一党,这也着实让人头疼。
说着说着,昆山玉停住了脚步。
方延岁抬头,顺着他的目光往远处望去,看见了一群锦袍轻骑的年轻人,正驭马疾行而来。
“赵游舟?”方延岁记性不错,还记得那张在男子中堪称祸水的脸。当初他之所以被调往外地为官,明面上的理由就是这个男人对他的构陷。
“小方大人,好久不见。”赵游舟勒住坐骑缰绳,在马上朗声说道:“我听说小方大人回京,特来迎接。”
“赵镇抚使不在陛下身边,为何到了此地?”
赵游舟轻嗤,因自己的弟弟是被秘密送往南方的,其余人对此并不知晓,故而他也就大大方方答道:“我的弟弟陪在陛下身边,我也就可以安心从大同离开,回到京师为她办事。听说小方大人有了新的官职?恭喜。”
赵游舟的“恭喜”二字听起来颇有些虚伪,方延岁却也无心与他纠缠,拱手回应道:“官衔授之于陛下,镇抚使如有异议,找陛下便是。官印官袍都在刑部官署,我要去那里走一趟,就不与镇抚使多聊。”
赵游舟却从马上跳了下来,“方大人既然已是刑部之官,便该管刑讯之事,对不对?”
方延岁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迷惑的看着他。
“京中新出了一桩命案,大人若是好奇,不妨跟我前去一探究竟。”
方延岁与昆山玉对视一眼,从彼此眼中看到的尽是茫然。但他们终究还是跟在了赵游舟身后,和他一起走到了——韩国公府。
“韩国公府发生什么命案了?”才回到北京的方延岁对许多事情都还摸不着头脑,忍不住问道。
“不急。”赵游舟瞥了他一眼。
话音才落,杜府侧门打开,有小厮走出,在大门装点上素白的麻布——这是表明,府中死了重要的人物。
“杜雍死了?”方延岁激动到声音略颤。他听说杜雍病重,似乎已经到了气息奄奄的地步。如果他真能这样病死,那再好不过。
“不,是杜康氏死了。”赵游舟说。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44066/115163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