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山西靖平
推荐阅读:招蜂引蝶、临时夫妻(nph)、阿佩罗的回忆、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她撩人不自知(高h)、木槿烟云(年上 ABO)、蒙托克之夏,海风与影、孤雌(nph)、皆其靡也(剧情nph)、记忆之场、
崇祯七年十月除,永安军一路兵两万余入平阳府,是时平阳府与商、洛、陕西、湖南各省接壤,贼甚重,官军糜烂多以杀良冒功,百姓苦不堪言。
石刚率永安军陷阵三营,自灵石至解州转战百里,与贼寇大小十二战皆捷,斩贼首数万,计杀混世王、姬关锁等贼首十数人,余贼大惊,皆退走湖广。
至八年正月时,平阳府境已靖平。
于此同时,永安军其余四路亦在辽州、汾州、伈州、潞安府、泽州等地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直入泽州境内。
在崇祯七年十二月末爆发了永安军与农民军的泽州会战,永安军四路,云集八万大兵于泽州,以副统领黄阳为主将。
贼寇甚众,以八大王张献忠、紫金梁为首等十二家,胁裹众贼十余万,号称二十余万围攻泽州。
此役又分成三战。
第一战为永安军八万驰援泽州,两军于城下激战数日,最终贼寇溃败。
第二战为阳城之战,史路阵杀贼首紫金梁,声威大振。
第三战为天井关追击逃贼,当地军民皆言,永安军士敢当先、无惧死,三战三捷,终以永安军斩首数万告终。
直到正月末,山西全境靖平。
......
在山西境内如此的大战与改革之下,大同镇城则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崇祯七年的春节。
自打前些年萧亦镇守大同开始,大同镇军民的春节一年过的比一年好,正巧这些年大同又没什么大的灾害,许多人在萧亦头年免税的政策下都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到第二年,大多数人家除了可以满额上缴税粮外,自家也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了,再也不用靠萧亦的租借才能耕地了。
这也使大同镇城的粮米等物资更是溢满府库,加之征西前将军萧亦鼓励商贸,大同镇城渐起繁华之色。
自打大捷被确定后,每日以各种理由求见萧亦的人都要踢平了大帅府的门槛,见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卫兵都想起了有一次春节发生的刺杀事件。
吸取前些年的教训,用不着萧亦特意下令,负责守卫帅府的卫兵长便将帅府的卫兵足足增加了三至五倍。
那些前来帅府求见的人也是战战兢兢,颇感意外。
众人都以为到萧亦这个程度,帅府定然是仆人众多,但来到这里才发现,在萧亦的征西前将军帅府见到最多的居然不是各色丫鬟仆人,而是那些顶盔贯甲的巡卫兵士。
还有就是,以往众人的印象中是春节防卫一般都会放松,毕竟卫兵也需要回家过年,但萧亦这里防卫却比平日更加森严,那些卫兵好像将看守帅府的职责看的比回家过年还要重要。
到了崇祯八年的正月末,正是永安军五路大军凯旋班师的路上,一行从京师来的人终于到了帅府门前。
这一行人中有十几名精选的京营年轻力壮之人,他们以三名缇骑为首,护卫身着一袭青色官服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停在了门前。
他们这一路可真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之所以拖延了数月才到就是因为众人对边镇的印象在作祟。
在李邦华等这些京师勋贵的眼中,边镇一向是苦寒之地,更何况这大同镇又是连年遭受兵灾,鞑子和流寇都来过好几次,与其到这里受罪还不如在路上多耽搁一会。
不过自打到了大同镇的境内他们发现了不同,这哪里像一个苦寒之地,到处都有三三两两的农民耕种,每隔几里便能在一处山包上见到一处显眼的墩卫,上面挺立着身着灰黑色衣甲的兵士。
小村小堡还好,现在仍是以土路为主,但是到了高山卫城、镇虏卫城等地的大城境内,官道竟然都修成了砖路,虽然这种砖并不是京师的青石砖,但却也对交通有很大的便利。
本来以李邦华这种京官出城来到地方,那便一路都是大爷,到了哪里往往当地的文武首官都是要出来刻意巴结,一路护送,最后又要以惯例送上点‘路费’。
但自打出了宣镇来到这大同,到的地方从无一个官员出来迎接,就连当地的守备、知州等人也好像不知道一样,除了城墙上挺立着的灰黑色衣甲兵士冷冷的目送以外,李邦华一行人在大同镇内居然得不到任何接待。
当即李邦华便有些愠怒,但是就这样回去可不就让那温体仁看了笑话,自己在皇帝面前的信任也便荡然无存,所以无论是多么不满,李邦华都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走。
还好大同一路没有遇见任何拦路的贼寇,反倒是奔驰而过的永安飞骑将他们惊吓的不小,就这样跌跌撞撞的来到镇城外。
当李邦华与随行的缇骑与京营兵士见到镇城外车水马龙的样子后起初是不敢相信,这还是一个颓废的边镇城吗?
当下李邦华等人便要习惯性的策马入城,但却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行人被守城的一名振威营把总拦住。
“入城需下马,勿要惊扰了城内军民!”
随行的一个缇骑头领可没有李邦华的隐忍,当即便是大怒,一把抽出随身佩戴的绣春刀,指着这振威营把总吼道。
“放肆!”
“你可知道本大爷是谁?得罪大爷我,难道不想活了不成?”
不料前脚刚拔刀,翁城上便传来一阵梆子声,城上的垛口出现一列鸟铳手,举起手中黑洞洞的鸟铳就对着这一行京师来的人。
这还不止,周围正巡街的振威营兵士起码赶过来了五六队,七八十个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这些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枪尖,这京师来的锦衣卫千户也是冷汗直冒。
李邦华则是没什么紧张的神色,他只是观察着周围行人的表现,令他意外的是,发生了这种事往往在京师都要引起一阵惊慌,但这里的行人不仅没有任何惊慌,照常通过的时候居然发出阵阵嗤笑声。
“这是京师的人吧,撒野怎么撒到这大同镇城来了。”
“谁知道呢,让这些振威营的好汉好好教训他们也好!”
“哈哈哈...”
眼前被刀指住的振威营把总毫无惧色,一脸寒光,冷喝道:“在这大同镇城,我不管你是从哪里来的,不遵守大帅的规定,杀!”
“杀!”
话音刚落,周围聚齐的振威营兵士便整齐的一喝,引得路边行人纷纷叫好,就连城外的酒肆中都有人边喝酒边叫好。
那锦衣卫千户在京师自然是飞扬跋扈惯了,不过却也不傻,这种情形已经明摆着,要么服软,要么死在这。
这锦衣卫千户还没有为崇祯、为大明尽忠效死的想法,当下的表现是大跌眼镜,最后收刀嘿嘿一笑。
“...误会,都是误会,这位是京师的李御史,来大同镇探亲访友的...”
说话间直接将?头引到了李邦华的身上,见那一脸‘凶恶’的振威营把总目光被成功吸引过去,这锦衣卫千户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闻言,李邦华直接下马,整理了下官服,不卑不亢的道:“本官是左都御史李邦华,此来不是为政务,只是探亲访友,如此而已。”
只见那振威营的把总摆了摆手,周围密布的军士立即回归原状,巡街的巡街,站岗的站岗,好似刚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令那些京师来的勋贵更是惊讶。
那名把总上前,也给足了李邦华的面子,言语中缓和了些,抱拳道。
“原来是李御史,请进城吧,帅府在鼓楼以北大街。”
石刚率永安军陷阵三营,自灵石至解州转战百里,与贼寇大小十二战皆捷,斩贼首数万,计杀混世王、姬关锁等贼首十数人,余贼大惊,皆退走湖广。
至八年正月时,平阳府境已靖平。
于此同时,永安军其余四路亦在辽州、汾州、伈州、潞安府、泽州等地连战连捷,一路势如破竹直入泽州境内。
在崇祯七年十二月末爆发了永安军与农民军的泽州会战,永安军四路,云集八万大兵于泽州,以副统领黄阳为主将。
贼寇甚众,以八大王张献忠、紫金梁为首等十二家,胁裹众贼十余万,号称二十余万围攻泽州。
此役又分成三战。
第一战为永安军八万驰援泽州,两军于城下激战数日,最终贼寇溃败。
第二战为阳城之战,史路阵杀贼首紫金梁,声威大振。
第三战为天井关追击逃贼,当地军民皆言,永安军士敢当先、无惧死,三战三捷,终以永安军斩首数万告终。
直到正月末,山西全境靖平。
......
在山西境内如此的大战与改革之下,大同镇城则是在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崇祯七年的春节。
自打前些年萧亦镇守大同开始,大同镇军民的春节一年过的比一年好,正巧这些年大同又没什么大的灾害,许多人在萧亦头年免税的政策下都积累了相当的财富。
到第二年,大多数人家除了可以满额上缴税粮外,自家也能安安稳稳的过个好年了,再也不用靠萧亦的租借才能耕地了。
这也使大同镇城的粮米等物资更是溢满府库,加之征西前将军萧亦鼓励商贸,大同镇城渐起繁华之色。
自打大捷被确定后,每日以各种理由求见萧亦的人都要踢平了大帅府的门槛,见到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卫兵都想起了有一次春节发生的刺杀事件。
吸取前些年的教训,用不着萧亦特意下令,负责守卫帅府的卫兵长便将帅府的卫兵足足增加了三至五倍。
那些前来帅府求见的人也是战战兢兢,颇感意外。
众人都以为到萧亦这个程度,帅府定然是仆人众多,但来到这里才发现,在萧亦的征西前将军帅府见到最多的居然不是各色丫鬟仆人,而是那些顶盔贯甲的巡卫兵士。
还有就是,以往众人的印象中是春节防卫一般都会放松,毕竟卫兵也需要回家过年,但萧亦这里防卫却比平日更加森严,那些卫兵好像将看守帅府的职责看的比回家过年还要重要。
到了崇祯八年的正月末,正是永安军五路大军凯旋班师的路上,一行从京师来的人终于到了帅府门前。
这一行人中有十几名精选的京营年轻力壮之人,他们以三名缇骑为首,护卫身着一袭青色官服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邦华,停在了门前。
他们这一路可真是刷新了他们的认知,之所以拖延了数月才到就是因为众人对边镇的印象在作祟。
在李邦华等这些京师勋贵的眼中,边镇一向是苦寒之地,更何况这大同镇又是连年遭受兵灾,鞑子和流寇都来过好几次,与其到这里受罪还不如在路上多耽搁一会。
不过自打到了大同镇的境内他们发现了不同,这哪里像一个苦寒之地,到处都有三三两两的农民耕种,每隔几里便能在一处山包上见到一处显眼的墩卫,上面挺立着身着灰黑色衣甲的兵士。
小村小堡还好,现在仍是以土路为主,但是到了高山卫城、镇虏卫城等地的大城境内,官道竟然都修成了砖路,虽然这种砖并不是京师的青石砖,但却也对交通有很大的便利。
本来以李邦华这种京官出城来到地方,那便一路都是大爷,到了哪里往往当地的文武首官都是要出来刻意巴结,一路护送,最后又要以惯例送上点‘路费’。
但自打出了宣镇来到这大同,到的地方从无一个官员出来迎接,就连当地的守备、知州等人也好像不知道一样,除了城墙上挺立着的灰黑色衣甲兵士冷冷的目送以外,李邦华一行人在大同镇内居然得不到任何接待。
当即李邦华便有些愠怒,但是就这样回去可不就让那温体仁看了笑话,自己在皇帝面前的信任也便荡然无存,所以无论是多么不满,李邦华都只得硬着头皮继续走。
还好大同一路没有遇见任何拦路的贼寇,反倒是奔驰而过的永安飞骑将他们惊吓的不小,就这样跌跌撞撞的来到镇城外。
当李邦华与随行的缇骑与京营兵士见到镇城外车水马龙的样子后起初是不敢相信,这还是一个颓废的边镇城吗?
当下李邦华等人便要习惯性的策马入城,但却在此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行人被守城的一名振威营把总拦住。
“入城需下马,勿要惊扰了城内军民!”
随行的一个缇骑头领可没有李邦华的隐忍,当即便是大怒,一把抽出随身佩戴的绣春刀,指着这振威营把总吼道。
“放肆!”
“你可知道本大爷是谁?得罪大爷我,难道不想活了不成?”
不料前脚刚拔刀,翁城上便传来一阵梆子声,城上的垛口出现一列鸟铳手,举起手中黑洞洞的鸟铳就对着这一行京师来的人。
这还不止,周围正巡街的振威营兵士起码赶过来了五六队,七八十个人里三层外三层的将这些人围了个水泄不通,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枪尖,这京师来的锦衣卫千户也是冷汗直冒。
李邦华则是没什么紧张的神色,他只是观察着周围行人的表现,令他意外的是,发生了这种事往往在京师都要引起一阵惊慌,但这里的行人不仅没有任何惊慌,照常通过的时候居然发出阵阵嗤笑声。
“这是京师的人吧,撒野怎么撒到这大同镇城来了。”
“谁知道呢,让这些振威营的好汉好好教训他们也好!”
“哈哈哈...”
眼前被刀指住的振威营把总毫无惧色,一脸寒光,冷喝道:“在这大同镇城,我不管你是从哪里来的,不遵守大帅的规定,杀!”
“杀!”
话音刚落,周围聚齐的振威营兵士便整齐的一喝,引得路边行人纷纷叫好,就连城外的酒肆中都有人边喝酒边叫好。
那锦衣卫千户在京师自然是飞扬跋扈惯了,不过却也不傻,这种情形已经明摆着,要么服软,要么死在这。
这锦衣卫千户还没有为崇祯、为大明尽忠效死的想法,当下的表现是大跌眼镜,最后收刀嘿嘿一笑。
“...误会,都是误会,这位是京师的李御史,来大同镇探亲访友的...”
说话间直接将?头引到了李邦华的身上,见那一脸‘凶恶’的振威营把总目光被成功吸引过去,这锦衣卫千户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闻言,李邦华直接下马,整理了下官服,不卑不亢的道:“本官是左都御史李邦华,此来不是为政务,只是探亲访友,如此而已。”
只见那振威营的把总摆了摆手,周围密布的军士立即回归原状,巡街的巡街,站岗的站岗,好似刚刚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令那些京师来的勋贵更是惊讶。
那名把总上前,也给足了李邦华的面子,言语中缓和了些,抱拳道。
“原来是李御史,请进城吧,帅府在鼓楼以北大街。”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48884/136789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