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其他类型 > 青云路(科举) > 青云路(科举) 第162节

青云路(科举) 第162节

推荐阅读:[足球同人] 伴你高飞临时夫妻(nph)永远也会化雾(1v1)劣评(骨科1v2)末世之娇娇女也凶猛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小梨花(校园h1V1)珀迪达之雾【简】色情女大绝赞直播进行中!(NPH)木槿烟云

    “母后,父皇是不是这么说的?”
    见她不开口,燕王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好整以暇地又问了一遍。
    郑皇后心中经历了剧烈的斗争,终于,她的嘴唇动了动,刚要说话,却忽然看见殿中角落处的一个青衣内侍抬起了头,露出一张她并不陌生的脸,冲她摇了摇头。
    “不,陛下没这么说过,本宫过来的时候,陛下已经昏过去了。”
    她眼睛极亮,飞快地说道。
    第一百五十四章
    哈哈哈。”
    听郑皇后忽然反口, 燕王不禁没生气发怒,反而笑了起来,眼神玩味地看向她, 慢吞吞地道:“无妨。”
    他踱步走到众人身前,杨和又忍不住了,继续指着他的鼻子, 唾沫横飞地骂起来。
    什么无君无父,祸乱朝纲, 目无尊亲,为非作歹。
    什么难听骂什么。
    不外乎杨和如此,他原本就是这些人里面脾气最为暴躁的, 就连景德帝也被他顶撞过,虽然单名一个和字,但是脾气却跟这个字毫无关系。
    程白昱是太子党,他面色阴沉,并未随意开口,但却在心中不断分析当下的局势, 太子殿下如今前途未卜, 就连生死也未可知, 燕王如今在宫禁中已经占了优势,且不说陛下在他手中, 就连后宫诸人还有自己这些阁老们也都被困在这里。
    渠恺这个老贼不必多说,定然已经暗中投靠了燕王,韩建是个自私自利的凉薄性子, 根本不用指望他能反对, 杨和性子直脾气爆, 今日恐怕下场不会太好, 至于首辅大人……
    想到这里,程白昱不由得悬心起来。
    首辅大人一向是中立,不在太子和燕王任何人身上偏重,而且自己一直以来都猜不透他在想什么,朝中之人都说谢阁老擅谋,且对谁都是态度极好的模样,这样的人,将自己的心思藏得极深,除了亲近之人能窥得一二,旁人若是想知,就太难了。
    他在观察别人,燕王亦是如此。
    观察完了,也就没心思放任杨和继续在这里破口大骂了。
    毕竟他又不是什么喜欢受虐之人,爱听别人骂他。
    “行了,把杨相公带下去,请他歇会儿。”燕王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随即就上来两个身着甲胄的高大身影,干脆利落地拿布巾堵住了杨阁老的嘴,将他胳膊反剪,带了下去。
    这两个人上来之时,郑皇后的瞳孔骤然一缩。
    这,这是金吾卫!
    陛下手中的金吾卫,专门负责拱卫皇城外城,可他们怎么会听从燕王的号令?还进了内城!
    亲卫军呢!
    双手不由得颤抖起来,她开始怀疑自己方才是不是做错了,方才看见的那个人,当真能帮他们度过这一劫吗?
    “燕王殿下。”
    一道沉稳又从容不迫的声音在众人耳际响起。
    李烨抬起头来,将视线落在声音的主人身上,挑了挑眉,“首辅大人,本王劝你不要像母后这般耍什么手段,实话告诉你们,这宫内宫外,已经尽数被本王的人控制了,若是识相,便主动替本王起草传位诏书。”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下巴微扬,继续道:“如若不然,新皇继位,朝堂之上少几位老臣,也是理所应当吧?”
    他说这话时,冯师亮已经弯着腰将空白的诏书铺好在了桌上,就等着有人将内容往上写了。
    “自大周建国以来,祖制就规定了设立储君,当遵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燕王殿下,你既非嫡子,又非长子,若论才干,亦不如太子殿下,眼下之举,颇为不智。”
    谢阁老看着燕王,平静地道。
    燕王听罢,嗤笑一声:“谢阁老的大论,本王受教了。”
    “不过……”他话音一转,神色犀利:“这些话对本王都没用,不管是那些规矩,还是祖制,都不过是哄人的罢了,本王向来只知道什么叫成王败寇。”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谢阁老等人,冷漠地道:“你们,是败寇。”
    “燕王殿下,不见得吧。”
    他话音刚落,从殿内角落中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这声音有点耳熟,引得旁人都不自觉地循声望去。
    殿内烛光暗淡,与此同时,这人从昏暗的角落中走到光线里面,烛光照亮了他清俊的脸,燕王不由自主地失声叫道:“沈伯文?你怎么会在这里!”
    几乎是他话音刚落,殿外就传来了兵器碰撞的声音,伴随着厮杀声,离他们愈发得近了。
    沈伯文往前走了一步,走到谢阁老身边站定,先对除了渠恺之外的其他两位阁老行了礼,随即才转向燕王,目光一如既往的平静,开口道:“我如何在这里,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既然我已经在这里了,殿下的计划想来已经失败了。”
    韩建目光闪烁,心里有种不得劲的感觉,却不知是为何。
    程白昱的态度就迫切多了,沈伯文跟定远侯一道去了西北,现在他回来了,定远侯定然也带着人马回到了京都,外面的乱军肯定不成问题,他担心的是另一件事,“沈侍郎,太子殿下那边可还好?”
    沈伯文沉默了一瞬,才略带歉意地道:“太子殿下那边,侯爷第一时间就派了三千精兵过去支援,但暂时还没有收到消息。”
    三千精兵,再加上太子原本带走的三千,总共已经有六千了。
    这么多的精兵,应该怎么都能够保护殿下的安慰了,程白昱与郑皇后听罢不由得都松了口气。
    他问完了这话,殿中其他人也着急起来,不是问京都里的情况,就是问他们带进来多少人马,现在定远侯又在何处,西山大营的人呢,能不能赢,诸如此类,诸多话题。
    沈伯文也是好脾气,耐心地一一回应。
    但他们声音并没有太大,毕竟就算外面赢了,他们这些人还在殿中,殿内殿外都是燕王的人手,若是将他惹急了,不等金吾卫与定远侯所带的兵马分出胜负来,就先把他们这些人解决了怎么办?
    在他们说话这段时间中,燕王仿佛失了声一般,就这么沉默不语地听他们说话。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外面的动静终于逐渐消失,安静下来。
    随即殿门被打开,走进来一个甲胄沾满了血迹的高大身影,众人定睛看去,都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是定远侯。
    侧殿中的人也被扶了过来,有宁妃和六皇子,惠妃和小公主,还有先前被压下去的杨阁老。
    六皇子在瞧见韩建的瞬间就眼睛一亮,喊着“外祖父!”就跑了过去,一把抱住他的腿,宁妃却站在原地没有动。
    杨阁老起先还有些不明所以,怎么自己就被带到偏殿的功夫,形势忽然被逆转了?
    直到瞧见沈伯文和定远侯二人,才恍然大悟,笑道:“原来如此。”
    此时不是叙旧的时候,众人正色起来,却发现燕王面上半点儿都不慌张,反而透着一种奇异的感觉,甚至还勾起唇角笑了笑。
    杨和看着就厌恶地皱起了眉,怒声道:“你笑什么!”
    “本王是在笑,你们高兴得太早了。”
    燕王长长地叹了口气,将视线放在渠恺身上,轻声道:“不若你们问问渠阁老,我派去围杀太子的人究竟有多少,再问问他,我身边那个能以一当百的贴身护卫,上哪儿去了?”
    这该死的!
    面对众人陡然生疑的目光,渠恺面色瞬间黑了。
    他自己逃不过一个死,竟然还要把自己拉下马!
    “你派去的人,老夫怎么会知道?”他黑着脸,似是生气极了,一副莫要污蔑与我的神情。
    他不承认自己知道,燕王也浑不在意,自顾自地道:“告诉你们吧,派了一万。”
    “你疯了不成!”这是程白昱的声音。
    郑皇后整个人也如坠冰窟,浑身冰冷,她的煦儿……
    沈伯文也皱起了眉,他没想到燕王居然会如此行事。
    他刚才说的是实话,太子那边总共才六千人,燕王若是当真派了一万人过去,太子能不能活下来,当真难说。
    他看向定远侯,二人默不作声地交换了眼神。
    随即,定远侯以及他带进来的手下立马动了起来,抽出腰间的刀冲向燕王!
    另有其他人护着殿内众人出去。
    沈伯文却没走。
    他隐在门后,冷眼看着燕王反应极快地应对起来,上前就与定远侯几人打成一团,身手利落极了,以一敌多,一时半会儿竟然丝毫不落于下风。
    片刻后,原本在内殿看着景德帝的另外两个手下听到动静,赶忙赶了过来,抽出武器也加入了进去。
    就是此刻!
    沈伯文动作极快地急步走到内殿,试图唤醒景德帝:“陛下!陛下!”
    却不料他还没喊两声,景德帝就睁开了眼,里面没有半分倦意,显然是已经清醒了许久,他道:“辛苦爱卿。”
    “臣救驾来迟,请陛下责罚。”
    “你有功,没有罪,更不必罚。”景德帝声音有些小,又道:“去告诉盛宣,不必手下留情。”
    他说完这句,像是用光了力气一般,又重新闭上了眼。
    沈伯文愣了一瞬,随即便拱手应下。
    他还以为,燕王再怎么说都是景德帝的儿子,或许会心有顾忌,却没想到……
    也是,当儿子的都想要爹的命了,当爹的自然不会那么宽容。
    他应下之后,回到前殿,发现两边竟然还在打得如火如荼,定远侯那边顾忌着燕王的身份,束手束脚的,一时之间有些奈何不得他,反而被他趁机伤了两个手下。
    沈伯文见状,在心里摇了摇头,随即便高声把景德帝方才的口谕道出。
    定远侯顿时精神起来,不再顾忌之后,几人合力,很快将燕王拿下。
    主犯落网,这场闹剧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
    景德二十七年秋,燕王李烨起兵谋反,被擒,贬为庶人,囚禁于府内。
    或许是景德帝年老了,心肠便也软了,对燕王的处置不像对宸王那般严苛,没有夺其性命,反而只是囚禁余生。
    户部尚书渠恺,勾结外夷,通敌卖国,涉及谋逆,助纣为虐,数罪并罚,凌迟处死。
    而燕王最后的期盼也落了空,在众人拼死保护之下,太子平安归来。
    景德二十八年冬,帝殁,谥“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十二月十一日葬于南山陵之景陵。[1]
    次年春,太子李煦继位,定年号天顺,史称天顺帝。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56096/172991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