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见殿下少年时(重生) 第150节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临时夫妻(nph)、【星际abo】洛希极限(H)、不情愿的新娘(1V1 西方罗曼)、檀宫情事(1v1 现代 gl 纯百)、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木槿烟云、记忆之场、吃掉妳、阿佩罗的回忆、
高悦行对京兆尹说话还算客气,退让了一步:“我人留下,随您进宫面圣,但是粮一刻也不能停,立即交予禁军,送往江南。”
京兆尹皱眉思索。
孔世戍道:“不行,粮食现在京中,还在我们掌控之下,一旦离了京城,谁知道你会把粮运到哪里去?”
到头来,她反倒成了那个居心叵测的人。
高悦行说话再不客气:“江南六城数以万计的灾民等着粮食救命,赵佟生统领是陛下钦点押运赈灾粮的人,两位也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您二位如果非要以百姓的命当筏子,在皇上面前博一个明察秋毫的好名声,今日你我也不必去面圣了,本王妃便替皇上清理掉朝中昏聩便是。”
高悦行一扬手,挡在她身前的所有人都起身上前一步,手臂架起了弩。
孔世戍甩袖指着她:“你要替皇上清理朝中昏聩,哈哈,笑话,好大的口气啊,襄王现在还不是太子呢,皇上一句戏言,你还真当自己是未来皇后了?你、你是真的要造反哪你!”
高悦行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手里有兵才好办事。
孔世戍的跳脚现在她眼里,像个小丑。
赵佟生坚定地站在她的身侧,扬声道:“本统奉皇帝谕旨,押送赈灾粮不得有任何闪失,皇上钦赐本统领便宜行事之全,如遇阻拦赈灾之人,皆可先斩后奏。”
赵佟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玉扳指,是离京之前,皇帝赐给他的信物,以证明他方才所言并非胡言乱语。
京兆尹一时无措。
孔世戍却还有话说:“江南六城百姓的性命重要,那谋逆的乱臣贼子就不重要了吗,索性已经耽搁了这么多年天,再耽搁两天也不会饿死,今日,本官就是死,也不能遂了你们这群叛贼的愿。”
他似乎是死活都不能让这批粮食送出去。
高悦行在这种关头,虽然感觉到了不对劲,但却来不及细想。
赵佟生嘴上叫嚣丝毫不让步,但若是真动手,也是要思量的,毕竟对方都是朝廷正四品的重臣,杀了一时痛快,但必定后续麻烦无穷。
高悦行扫了一眼那两位有恃无恐的大人,说:“前段日子,襄王殿下在江萝镇疏散灾民时,曾动了锦衣卫,破门而入,将人强行绑走的事儿,应该早就传回了京城吧。”
是有这么回事。
当时还有言官在朝上参了他一本呢。
高悦行道:“名声也罢,后世评说也罢,我们夫妻两向来不考虑那么多,您二位要是觉得我不敢,尽管拦一下试试。”
说话间,赵佟生的禁卫已经将院中所有的车套上了,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都是十成十的米面,于是列阵拔刀开路,一副神挡杀神的模样。
高悦行道:“而且,有一点,今日负责押运赈灾粮的可是只听从皇上一人调遣的禁卫,你们谁敢对禁卫动手,才是真等同于造反,到时候,可就不是孔尚书你嘴上嚷嚷两句那么简单了。”
高悦行在禁卫的陪护下,跟着一起走向门外,京兆尹带来的捕快们,竟沉默着自觉向两侧让开了路。
京兆尹不说话。
任凭孔世戍怎么吹胡子瞪眼,他都一闭眼,假装看不见。
高悦行经过孔世戍的跟前,忽然侧头对他道:“孔大人,您的儿子还在江南呢。”
孔世戍脸上一僵,随即冷笑:“你想说什么?”
高悦行:“你知道他现在是什么人吗?你知道他现在干什么吗?你知道他在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吗?”
高悦行一句一句地告诉他:“他现在是江南六城的通判,统管水监,几万百姓的性命都牵在他的身上。他在江萝镇,亲自带人在河堤薄弱处,凿开了道口子,引流洪水,你知道那有多危险,一旦下手稍微深一点,他们当场会就葬身进水里,尸骨都不知会冲到哪里去,他已事先留好了遗书,放在我这里,以备他万一不测,好叫我替他转交给家中的父母兄长。他现在日日都泡在水里,动辄几天几夜,扛不住了才回驿站歇息,他身上的鱼皮衣扒下来,两条腿都已经溃烂发脓,我所配的最好的药粉都用在他身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伤一日重似一日。”
高悦行贴着他的耳边说完了这些话,退开一步,道:“孔大人,这世上除了钱和权,你总该还有点别的值得牵挂的东西,你若是有心,让我安安稳稳的把粮带走……别和我说你为难,我知道你有办法。”
高悦行再没看一眼孔世戍的表情。
但他们的离开无人再阻拦了。
海棠别院里剩了一地的狼藉。
信王人被押在门外,虽然看不清里面的状态,却清晰地将所有话都听进了耳朵里。
傅芸维持着最开始的姿势,跌坐在庭院的中央。
刚才,高悦行看见她了。
王妃那样聪慧通透的人,肯定一想就能明白。
高悦行没有理会她,甚至连看她一眼都觉多余。
傅芸只觉得心里难受地说不出话来。
京兆尹吩咐人把她给拖走。
傅芸便浑浑噩噩地跟着走。
高悦行跟随赵佟生走了一段路,忽然勒马停住,对赵佟生说:“你先一步,将赈灾粮送去,我晚几日到,你若是还有余力,便替我安抚一下那里留守的臣民。”
赵佟生问:“王妃,您要做什么去?”
高悦行:“我总觉得京里有问题,不回去看看我不放心。”
赵佟生也点头:“是啊,瞧那孔世戍的嚣张样子,不知道他暗地里又在整什么幺蛾子呢,王妃您放心去吧,路上我一定小心,绝不让粮车再出问题。”
他顺手指了两个人,护送高悦行一路回京。
高悦行一路上一直在想,这样紧迫的时间内,竟然当真理出了头绪。
傅芸是惠太妃身边的人,可恨前世今生,错信了她。
可是惠太妃已经死了啊。
余下一个同党,孟昭仪。
哦,还有信王府里的姜齐。
三个女人。
孟昭仪困在皇宫里,皇帝早就吃了教训,自从惠太妃死后,对宫里后妃的监视便一刻也不肯放松,皇帝尚不昏聩,孟昭仪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乱,估摸是不成的。
傅芸在襄王府里,高悦行早已对她起了疑,处处防着。
她做不了什么,此次将赈灾粮偷偷放在海棠别院里,想必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
姜齐,信王的侍妾。
她倒是在高悦行的掌控之外,过得如鱼得水。
然而信王本身手里的权柄有限,他要兵没兵,要党没党,甚至连皇上的宠爱也不够分量,她呆在信王的身边,想要兴风作浪也没有那个天时地利。
但有一点,她想搞死信王是很容易的。
信王是孟昭仪的亲生儿子。
孟昭仪难道要他的命吗?
那几个女人成不了事。
她们的背后还有别人。
是谁呢?
孔世戍本以为送走了高悦行,便能带着京兆尹在皇上面前说风是风,说雨是雨,竟也没想到,高悦行杀了个回马枪又回来了。
他人站在皇帝的面前,还未来得及开口呢,外面许修德神色凝重的在皇上耳边叨咕了几句,皇帝立即将他和京兆尹打发到外面候着。
高悦行目不斜视地从他们面前经过。
孔世戍心里升起了不安,手指一下一下敲着自己的腿,忽然碰了碰京兆尹的袖子,道:“你说,她怎么忽然又回来了。”
京兆尹没理会他。
堂堂京兆尹大人只是耿直,不是傻,听信王府的那个侍妾慌张来报官,说是信王对赈灾的粮起了贪念,他不敢马虎,立即带兵前去一探究竟,不料却在半路上偶遇了孔世戍带着自己的府兵也在往潞涉山赶。他甚至都莫名其妙不知二人到底是如何成为同行者的。
孔世戍见京兆尹不理人,于是又碰了碰他:“喂,你成仙了?”
京兆尹心里百感交集,冷漠的瞥了他一眼,道:“孔尚书,我有一事不明。”
孔世戍道:“请讲。”
京兆尹道:“姜氏是到了我那里状告信王心思有异,我知此时非同小可,于是妥善将姜氏藏了,保证泄不出半丝消息……孔大人倒是耳目灵通,事情似乎早就在您的掌控之中。”
京兆尹的疑心一起,难免想到孔世戍的前科累累。
一个鱼肉百姓玩弄权术的大贪官,那么容易就痛改前非么?
第127章
127
李弗襄终于抵达西境时, 襄城已经守了三轮。
须墨尔的来势有些猛烈,戍卫襄城的这批战士们枕戈待旦,已经快耗成了强弩之末, 见到援军终于到来,才面前松了口气,迎下城门的时候,险些喜极而泣。
当地的郡守喊了李弗襄一声“大帅”
李弗襄挂帅了。
郑帅不巧病在了京城, 而军中威望最高的, 当属一举踏平狐胡王城的李弗襄, 前人们打了几十年的仗, 不抵他带着三千残兵在胡茶海转了小半年的功夫,怎么不算是天纵奇才呢?
而且对于须墨尔, 对于这些大漠里狼一样的沙匪, 李弗襄是和他们打过交道最多的。
所以, 李弗襄和自己的骁骑营在铁水崖汇合时, 蓟维给他带来了帅印。
因为出兵紧急,李弗襄连京城都来不及回,自然也没有正式的受封。
襄城的边防统领也是熟人。
是郑家的长子长孙,郑啸。
他十七岁那年,跟着父亲巡防了西境,回京后边自愿请旨戍边。他的两个弟弟郑彦和郑绎, 自幼长在京城的繁华中, 极少见到这位大哥。
郑云戟常说, 彼此这种身份, 见了还不如不见。
不见, 意味着边境太平, 西境无需援军, 京城也无需出兵。
见了,那便是要有一场硬仗等着打了。
是以兄弟三人见面,总是伤感多余欣喜,公事重于私情。
李弗襄上了城墙,问:“现在怎样了?”
郑啸言简意赅道:“须墨尔未出全力。”
李弗襄:“何以见得。”
郑啸:“我第一封求援的战报发往京城时,心里已经对他们的兵力有了预估,他们的攻势太霸道了,我们留守在襄城的兵力,全力以赴,最多支撑半月。但是战事的猛烈只在前几天,慢慢的,我感觉,须墨尔似乎只是在耗着我们。”
京兆尹皱眉思索。
孔世戍道:“不行,粮食现在京中,还在我们掌控之下,一旦离了京城,谁知道你会把粮运到哪里去?”
到头来,她反倒成了那个居心叵测的人。
高悦行说话再不客气:“江南六城数以万计的灾民等着粮食救命,赵佟生统领是陛下钦点押运赈灾粮的人,两位也是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您二位如果非要以百姓的命当筏子,在皇上面前博一个明察秋毫的好名声,今日你我也不必去面圣了,本王妃便替皇上清理掉朝中昏聩便是。”
高悦行一扬手,挡在她身前的所有人都起身上前一步,手臂架起了弩。
孔世戍甩袖指着她:“你要替皇上清理朝中昏聩,哈哈,笑话,好大的口气啊,襄王现在还不是太子呢,皇上一句戏言,你还真当自己是未来皇后了?你、你是真的要造反哪你!”
高悦行终于体会到,什么叫手里有兵才好办事。
孔世戍的跳脚现在她眼里,像个小丑。
赵佟生坚定地站在她的身侧,扬声道:“本统奉皇帝谕旨,押送赈灾粮不得有任何闪失,皇上钦赐本统领便宜行事之全,如遇阻拦赈灾之人,皆可先斩后奏。”
赵佟生高高地举起了手中的玉扳指,是离京之前,皇帝赐给他的信物,以证明他方才所言并非胡言乱语。
京兆尹一时无措。
孔世戍却还有话说:“江南六城百姓的性命重要,那谋逆的乱臣贼子就不重要了吗,索性已经耽搁了这么多年天,再耽搁两天也不会饿死,今日,本官就是死,也不能遂了你们这群叛贼的愿。”
他似乎是死活都不能让这批粮食送出去。
高悦行在这种关头,虽然感觉到了不对劲,但却来不及细想。
赵佟生嘴上叫嚣丝毫不让步,但若是真动手,也是要思量的,毕竟对方都是朝廷正四品的重臣,杀了一时痛快,但必定后续麻烦无穷。
高悦行扫了一眼那两位有恃无恐的大人,说:“前段日子,襄王殿下在江萝镇疏散灾民时,曾动了锦衣卫,破门而入,将人强行绑走的事儿,应该早就传回了京城吧。”
是有这么回事。
当时还有言官在朝上参了他一本呢。
高悦行道:“名声也罢,后世评说也罢,我们夫妻两向来不考虑那么多,您二位要是觉得我不敢,尽管拦一下试试。”
说话间,赵佟生的禁卫已经将院中所有的车套上了,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都是十成十的米面,于是列阵拔刀开路,一副神挡杀神的模样。
高悦行道:“而且,有一点,今日负责押运赈灾粮的可是只听从皇上一人调遣的禁卫,你们谁敢对禁卫动手,才是真等同于造反,到时候,可就不是孔尚书你嘴上嚷嚷两句那么简单了。”
高悦行在禁卫的陪护下,跟着一起走向门外,京兆尹带来的捕快们,竟沉默着自觉向两侧让开了路。
京兆尹不说话。
任凭孔世戍怎么吹胡子瞪眼,他都一闭眼,假装看不见。
高悦行经过孔世戍的跟前,忽然侧头对他道:“孔大人,您的儿子还在江南呢。”
孔世戍脸上一僵,随即冷笑:“你想说什么?”
高悦行:“你知道他现在是什么人吗?你知道他现在干什么吗?你知道他在那过的是什么日子吗?”
高悦行一句一句地告诉他:“他现在是江南六城的通判,统管水监,几万百姓的性命都牵在他的身上。他在江萝镇,亲自带人在河堤薄弱处,凿开了道口子,引流洪水,你知道那有多危险,一旦下手稍微深一点,他们当场会就葬身进水里,尸骨都不知会冲到哪里去,他已事先留好了遗书,放在我这里,以备他万一不测,好叫我替他转交给家中的父母兄长。他现在日日都泡在水里,动辄几天几夜,扛不住了才回驿站歇息,他身上的鱼皮衣扒下来,两条腿都已经溃烂发脓,我所配的最好的药粉都用在他身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伤一日重似一日。”
高悦行贴着他的耳边说完了这些话,退开一步,道:“孔大人,这世上除了钱和权,你总该还有点别的值得牵挂的东西,你若是有心,让我安安稳稳的把粮带走……别和我说你为难,我知道你有办法。”
高悦行再没看一眼孔世戍的表情。
但他们的离开无人再阻拦了。
海棠别院里剩了一地的狼藉。
信王人被押在门外,虽然看不清里面的状态,却清晰地将所有话都听进了耳朵里。
傅芸维持着最开始的姿势,跌坐在庭院的中央。
刚才,高悦行看见她了。
王妃那样聪慧通透的人,肯定一想就能明白。
高悦行没有理会她,甚至连看她一眼都觉多余。
傅芸只觉得心里难受地说不出话来。
京兆尹吩咐人把她给拖走。
傅芸便浑浑噩噩地跟着走。
高悦行跟随赵佟生走了一段路,忽然勒马停住,对赵佟生说:“你先一步,将赈灾粮送去,我晚几日到,你若是还有余力,便替我安抚一下那里留守的臣民。”
赵佟生问:“王妃,您要做什么去?”
高悦行:“我总觉得京里有问题,不回去看看我不放心。”
赵佟生也点头:“是啊,瞧那孔世戍的嚣张样子,不知道他暗地里又在整什么幺蛾子呢,王妃您放心去吧,路上我一定小心,绝不让粮车再出问题。”
他顺手指了两个人,护送高悦行一路回京。
高悦行一路上一直在想,这样紧迫的时间内,竟然当真理出了头绪。
傅芸是惠太妃身边的人,可恨前世今生,错信了她。
可是惠太妃已经死了啊。
余下一个同党,孟昭仪。
哦,还有信王府里的姜齐。
三个女人。
孟昭仪困在皇宫里,皇帝早就吃了教训,自从惠太妃死后,对宫里后妃的监视便一刻也不肯放松,皇帝尚不昏聩,孟昭仪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作乱,估摸是不成的。
傅芸在襄王府里,高悦行早已对她起了疑,处处防着。
她做不了什么,此次将赈灾粮偷偷放在海棠别院里,想必已经是她能做到的极限了。
姜齐,信王的侍妾。
她倒是在高悦行的掌控之外,过得如鱼得水。
然而信王本身手里的权柄有限,他要兵没兵,要党没党,甚至连皇上的宠爱也不够分量,她呆在信王的身边,想要兴风作浪也没有那个天时地利。
但有一点,她想搞死信王是很容易的。
信王是孟昭仪的亲生儿子。
孟昭仪难道要他的命吗?
那几个女人成不了事。
她们的背后还有别人。
是谁呢?
孔世戍本以为送走了高悦行,便能带着京兆尹在皇上面前说风是风,说雨是雨,竟也没想到,高悦行杀了个回马枪又回来了。
他人站在皇帝的面前,还未来得及开口呢,外面许修德神色凝重的在皇上耳边叨咕了几句,皇帝立即将他和京兆尹打发到外面候着。
高悦行目不斜视地从他们面前经过。
孔世戍心里升起了不安,手指一下一下敲着自己的腿,忽然碰了碰京兆尹的袖子,道:“你说,她怎么忽然又回来了。”
京兆尹没理会他。
堂堂京兆尹大人只是耿直,不是傻,听信王府的那个侍妾慌张来报官,说是信王对赈灾的粮起了贪念,他不敢马虎,立即带兵前去一探究竟,不料却在半路上偶遇了孔世戍带着自己的府兵也在往潞涉山赶。他甚至都莫名其妙不知二人到底是如何成为同行者的。
孔世戍见京兆尹不理人,于是又碰了碰他:“喂,你成仙了?”
京兆尹心里百感交集,冷漠的瞥了他一眼,道:“孔尚书,我有一事不明。”
孔世戍道:“请讲。”
京兆尹道:“姜氏是到了我那里状告信王心思有异,我知此时非同小可,于是妥善将姜氏藏了,保证泄不出半丝消息……孔大人倒是耳目灵通,事情似乎早就在您的掌控之中。”
京兆尹的疑心一起,难免想到孔世戍的前科累累。
一个鱼肉百姓玩弄权术的大贪官,那么容易就痛改前非么?
第127章
127
李弗襄终于抵达西境时, 襄城已经守了三轮。
须墨尔的来势有些猛烈,戍卫襄城的这批战士们枕戈待旦,已经快耗成了强弩之末, 见到援军终于到来,才面前松了口气,迎下城门的时候,险些喜极而泣。
当地的郡守喊了李弗襄一声“大帅”
李弗襄挂帅了。
郑帅不巧病在了京城, 而军中威望最高的, 当属一举踏平狐胡王城的李弗襄, 前人们打了几十年的仗, 不抵他带着三千残兵在胡茶海转了小半年的功夫,怎么不算是天纵奇才呢?
而且对于须墨尔, 对于这些大漠里狼一样的沙匪, 李弗襄是和他们打过交道最多的。
所以, 李弗襄和自己的骁骑营在铁水崖汇合时, 蓟维给他带来了帅印。
因为出兵紧急,李弗襄连京城都来不及回,自然也没有正式的受封。
襄城的边防统领也是熟人。
是郑家的长子长孙,郑啸。
他十七岁那年,跟着父亲巡防了西境,回京后边自愿请旨戍边。他的两个弟弟郑彦和郑绎, 自幼长在京城的繁华中, 极少见到这位大哥。
郑云戟常说, 彼此这种身份, 见了还不如不见。
不见, 意味着边境太平, 西境无需援军, 京城也无需出兵。
见了,那便是要有一场硬仗等着打了。
是以兄弟三人见面,总是伤感多余欣喜,公事重于私情。
李弗襄上了城墙,问:“现在怎样了?”
郑啸言简意赅道:“须墨尔未出全力。”
李弗襄:“何以见得。”
郑啸:“我第一封求援的战报发往京城时,心里已经对他们的兵力有了预估,他们的攻势太霸道了,我们留守在襄城的兵力,全力以赴,最多支撑半月。但是战事的猛烈只在前几天,慢慢的,我感觉,须墨尔似乎只是在耗着我们。”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60506/197023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