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农科院和爷爷一起穿了 第93节
推荐阅读:临时夫妻(nph)、上岸(gl)、无双局(1v2 父子丼)、无限流之夜晚来敲门(np)、两情相厌(伪骨科,狗血文)、被强取豪夺的恶毒女配(np强制)、皆其靡也(剧情nph)、《觊觎(女S男M,np)》、【星际abo】洛希极限(H)、两小无猜(校园1v1,高H)、
“如果你自己不后悔且无论如何都不会怕,那就跟我回清河吧。”
时知就回了清河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择吉日把阿照过继到她父亲崔灿名下,并且时知开始正式把阿照接到身边开始培养,这几乎是明晃晃确认了阿照的继承人地位。
与此同时,楚国向华国表示,想把荀皎从江南启明书院转学去桐州启明书院学习。
这当然是赵五娘的提议,但她已经摸到荀延的脉门,面对日益强大的华国与崔氏,荀延只能执行两国交好的政策。
而这一回他答应得如此痛快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想促成两国联姻,但作为女方不能直接提,所以只能试探时知的意思。
荀皎比阿照大三岁,按照年纪来说他们还太小,这么早定下婚约并不合适,所以时知答应了转学的要求,但对于联姻的事虽然表现出松动可到底也没表态。
转学到桐州前,荀皎身边的人被调走不少,时知的态度很明确,荀延的女儿可以来桐州甚至来清河,但其余的人她不允许,启明书院的学生自有书院能保护。
对此楚国做出任何交涉都没用,时知甚至表示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约束,那么人随时可以接回楚国,最终楚国还是妥协了。
“你把楚国公主和阿照放到一起,这实在是个冒险的决定。”崔教授最近一直在家养病,他这两年明显身体越发衰弱,时知已经不让他再操心外面的事。
时知无奈道:“阿照学习上的智商天资其实远在荀皎之上,可他性格太过温和,我想让他有些紧迫感,同时也想磨一磨荀皎心中的戾气,那孩子被父母的事伤害太深,若想成大器她必须要克服很多东西。”
崔教授还是有些忧虑:“我只怕最后你要伤心。”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两个孩子说不定到最后会成为对头,时知把两人放到身边养,时间一长总要有感情的,到那时候再去面对一些事,那就不会有现在这么轻松了。
“物竞天择,他们以后的人生我们无法左右,我只能去做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努力。”
荀皎是个聪明的孩子,在书院一年多她成绩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可如今她却被打击得怀疑人生,面前这个小豆丁轻轻松松背出的内容绝对是书院二级生才要学到课程!
知道这个小豆丁比她小三岁时,原本还斗志昂扬的小公主一下子就瘪了,她从来没见过背书这么厉害的人,连背书都赢不了,她还能成为这世界最厉害的人吗?
“其实像你这么大时,我背书大概也赢不了现在的阿照。”时知看着伤心的小姑娘颇为同情。
荀皎吸了吸鼻子,闷声道:“可是您小时候不会遇到阿照。”
“可我遇到过别的人啊,单纯比聪明的话,你父皇我就赢不了。”时知当然知道荀延的智商有多高,这一点世上大概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荀皎瞪大了眼睛,她父皇是很厉害没错,可她从没觉得崔君能输给他父皇!
时知笑呵呵道:“可即使你父皇小时候比我更会读书,现在也比我更擅长计谋,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俩交手多年,每一次你父皇都没赢过我什么,好几次他还被我坑呢!”
“所以您是说,我以后也能坑到阿照吗?”荀皎突然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大门。
“额……最好还是不要,阿照现在不太经得住折腾,他太小了。”时知不知道这小姑娘的侧重点怎么一下子就飞这么远。
荀皎认真的点头,那个小豆丁的确是有些小,还动不动就喜欢掉金豆豆,这样一想她突然有些同情时知,崔君这样厉害的人竟然会有那么一个爱哭包的弟弟。
“您放心,我会耐心等他长大再说。”
时知顿时有些同情阿照的未来,如果这两个孩子真联姻,那他能平安生存下去吗?
第143章 一更
这两年陆良州的贸易区已经建成,这里为了引进关内的大商户入驻甚至把还免了一年的店铺与摊位租金。
茶叶、丝绸、棉布、食盐和马匹交易是第一批入驻的买卖,这些商品吸引着许多国外商队前来交易,陆良州的在华国的特意扶持下,很快就成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区。
随着西部和北部的外国商队到陆良州的人流量也越来越大,这块被酉里称为“天神赐福的宝地”,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地”。
因着近些年北境环境逐渐安稳,陆良州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贸易交通枢纽。
巴哈与华国的边境之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爆发的,陆良州的崛起除了给北境带来商机外,也几乎把巴哈的对外贸易拦腰砍半。
巴哈盛产的纯种战马一直以来都是巴哈对外换取物资和金银的主要商品,它以前主要的交易对象一般就是酉里、舍贡和大良,
可陆良州崛起后,马匹市场一下子就被华华扶持出的凉车国取代,凉车国是西边很远的国家,国土面积不大,同巴哈一样它同样盛产高质量纯血马匹,且国民非常擅长养马驯马,但它距离北境地区过于遥远,所以原本的贸易对象凉车周围的国家。
可两年前陇州、朔州出了牧场对外租赁优惠政策后一切都不同了,凉车国的牧场主可以到这两个地方租赁牧场,租金便宜不说,距离陆良州也近,减少了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成本。
那些苜蓿草地是前几年规划出的荒地改种的,时知原本的意思是想扶持畜牧业,可这两个州因为常年兵役导致劳动力实在不多,再加上目前交通运输不发达,畜牧业要想发展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干脆就租给凉车用来养马和骆驼。
凉车国的纯种马匹在陆良州出现后,各国马贩子去巴哈的就越来越少,原本酉里和巴哈关系不好后他们的商队再借道酉里去巴哈就不容易。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从华国去巴哈?这两国自从靖州之乱起,他们的边境火药味儿就没下去过,不打起来就是万幸,你还指望这俩还能通贸易?
华国立国后,酉里因为原本就签了一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再次滑跪就没什么心里负担,不久后已经向华国称臣。
然后在华国对巴哈进行“边境封锁”后,酉里也很上道的加大了它东境的管控。
这样的情况进行了一年多后,巴哈与嘉州边境的摩擦日益严重,而后就又顺理成章打起来了,但这次打仗几乎是嘉州这边的压制性胜利。
时知早在规划陆良州贸易区时,就已经给嘉州全员升级了装备,陆良州见到回头钱后,大部分收入也几乎投在嘉州军备上。
是的,这场仗其实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
时知曾经说过,她会把库里人头带回靖州祭奠,并不是一句气话,而是她早就明白要想边境稳定,除了把野心勃勃的敌人打趴下,是没有第二条出路的。
交手不到半月,巴哈南境的明湖城此刻已经成为一片焦土,当初卞阳城的噩梦再次袭来,这一次库里却没有了当初的好运,因为这一次他无路可退,身后是国土同胞他又能往哪里退?林家军曾经的绝境换到了他身上。
青云军把时知的意思传达的很明白,交出库里人头外加巴哈南境军驻防边线永久性后退七百里。
如果不同意,那就继续打,以现在青云军的战斗力,打到它的国都去也不是不可能,虽然势必也要付出巨大代价,但用这个代价换巴哈亡国他们也不亏!
一开始巴哈那位野心勃勃的皇帝咬死不答应,可等青云军在把明湖城轰平后的五日内又把把第二座、第三座城池轰平进而向北推进了五百里后,他最终还是屈服了。
库里其实早在明湖城被炸时已经战死,他的部下却有幸存的把他遗体从战场带走回了国都,时知手下的暗探早就打听明白。
巴哈献上降书后,库里人头自然也保不住,青云军是不会允许他轻易下葬的。
靖州北部四十万百姓被他下令一夜之间屠戮殆尽,这等血海深仇只能用血来偿还!
看着巴哈使团在递交库里人头时那几乎忍不住的屈辱与愤恨神色,华国特使只道:“崔君有话带给诸位,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胜败乃天命尔,本不该辱及逝者,但屠刀之下还有道义,身为将士却以杀掠百姓为乐,这种人不论生死都该受到天罚!今次只以库里一人为祭以示警告,若今后尔等再有如此行径,我华国哪怕倾尽所有,也必将巴哈灭之!”
时知这一次并没有亲赴现场也没有去参与谈判,她在两国开战前就去了西关两州巡视,要打巴哈了,舍贡一直安静的过分,时知很清楚对方不修理彻底是不会真正老实的,但现在不能两个一起打。
而且想要修理舍贡也不一定要和巴哈一个路子,巴哈她可以进行经济和武力双重打压,但舍贡的经济她却封不住。
所以时知的想法是,她要在舍贡西部再扶持几个国家与之抗衡,远交近攻这个策略千年前的老祖宗就玩得溜溜的。
舍贡国力强大,要想把它对西关的威胁降下去,除了强大自身外,削弱舍贡在西北部的霸主地位也是一个路子。
“那座碑真的有几百年了吗?”荀皎这次也跟着时知一起到了北境,当然她的真实身份无人知晓,除了时知身边几个心腹,所有人都以为她此刻正在桐州读书呢。
她问的是大良开国皇帝在西关立的那座石碑,能说出“景氏可无,边关永守”这样的话的人,得是何等气魄!
时知望着远处那座有些破败的石碑,她轻声道:“是啊,几百年了,西关军的魂一直都在它这八个字里。”
荀皎歪了歪脑袋看着时知:“您接受北境也是认可崔氏可无,边关永守吧?”
时知笑了笑:“我从来没有觉得一个姓氏的延续可以凌驾在国家和百姓之上。”
荀皎捏了抿嘴,她大概明白娘亲为何说崔君是这世上最有力量的女子了,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好生夺目!
从西关离开后,时知一行人又到了靖州,荀皎虽然早就听过时知在北境的丰功伟绩,可听人说和亲眼见完全是两码事。
尤其是看到时知亲自主持的那场祭祀英灵的仪式,她觉得自己的胸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烧,哪怕她是个“楚国”人,可她依旧感觉到血液的涌动!
“阿照,你可真幸运!”
阿照小朋友正被时知的“爱国教育”仪式感动得眼泪汪汪,听到荀皎的话后不由自主得往旁边挪了挪,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荀皎对他的“怨气”更大了……
祭奠仪式结束,时知又一个人走在了青云关的白羊坡上,每次来靖州她都要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儿,旁人都知道这时候时知只想独处。
看着时知略显孤寂的身影,阿照仰着头看向白雀:“听说长姐每次来都要在这里待一会儿。”
白雀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他低声回道:“是的。”
“长姐似乎有些不一样。”阿照说不出这种感觉,但他感觉到了压抑。
“小郎君莫担心,女郎她只是需要一个地方让自己安静一会儿。”背负太多的人总是比旁人要累的。
荀皎大一点,听过的事也比阿照要多,她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石碑和铜像,小声对阿照道:“我们去看一下那个吧。”
阿照自然不会拒绝,他向来好脾气,更何况他还有点怕荀皎这个霸王性子,就更不会拒绝了。
“听说这个卖国贼还差一点就入赘你家。”荀皎看着铜像怎么看都感觉不出这人有多厉害,竟然能让崔君和她父皇吃了那么多苦头。
阿照自然也是知道郑濂那些“丰功伟绩”,他绷着小脸儿道:“这等败类才配不上我长姐!”
荀皎深以为然,别说这个人,就是她父皇那样厉害的人她都觉得配不上崔君。
“你知道他为什么叛国吗?”
郑濂出身荥阳郑氏,名门世家的出身,三分天下的权势,可他偏偏就做了让所有人都唾弃的事,而今荥阳郑氏烟消云散的这么彻底不单是因为郑濂兵败而是因为郑氏后人自己已经不敢承认自己的血脉。
“因为他不懂礼义廉耻,背信弃义!”阿照小大人一般回道。
“郑氏和崔氏一样都是名门世家,听说郑濂自幼接受名师教导,也曾经是世家子弟楷模般的人物。”
时知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两人身后,她看着石碑和铜像没有一丝波动,眼前的一切似乎也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长姐。”
“崔君。”
两小只看到时知后立刻收敛了刚才的随性,俩人都知道时知这辈子最讨厌的人就是郑濂。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也不过是个少年郎,远没有后来那么阴毒无耻,可后来人就一步步成了不人不鬼的模样……”时知想起在宁江书院见到郑濂的模样,那时候的他大概还保留着一点真实的性情。
“这世间之人都是不同的,有人为国、有人为家、有人只为自己,郑濂叛国是因为他心中只有郑氏,为了这个姓氏他可以牺牲世间一切。”
看着荀皎和阿照恍然的样子,时知叹息:“其实人活着为什么都可以,并不是必须为天下牺牲一切才是对的,可我们得明白,哪怕你我不能保家卫国,亦不能为谋私利而去损天下。有国才有家,国在家未必在,可国破家必定亡。西关那个石碑你们都看到了,而今景氏虽亡,可天下犹在!”
过往诸多事都在脑海中闪现,时知肃声道:“阿照、皎皎,你们的出身注定你二人以后要负起诸多责任,我和你们的父辈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这天下终究还是要你们去扛,以后无论身居何位,都要以郑濂为戒,守住心中那道底线。”
“荀皎/崔照受教。”两人听完时知一席话均躬身一礼,他们都知道时知这是在教导他们为人立世之道。
第144章 一更
荀延登基已经六年,他的后宫至今都没有新生儿出生,关于荀延身体出现问题的猜测其实已经不少,但没有任何人敢明着提出来。
新皇子生不出,岐王就是唯一的继承人,尤其是岐王母族柳氏一族没落,那么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投资的继承人,楚国朝堂心里跟明镜一样。
岐王满十三岁时,有大臣上书请求荀延早立太子以固国本,同时也暗示荀延该考虑儿子的终身大事了。
荀延其实也在考虑这件事,只不过他也不得不考虑皇后的心情,这些年皇后帮着他推广农桑课业,同时还答应把独女嫁去华国,他实在不愿意再伤她。
“陛下好好保重身体,臣妾就没什么好怕的。”赵五娘的态度很明确,她不反对岐王继位,但荀延活着时岐王就只能是岐王。
这一点荀延还是可以承诺的,他打算哪天自己身体不好时再考虑立太子的事,说到底他其实也对这个儿子有隔阂。
时知就回了清河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择吉日把阿照过继到她父亲崔灿名下,并且时知开始正式把阿照接到身边开始培养,这几乎是明晃晃确认了阿照的继承人地位。
与此同时,楚国向华国表示,想把荀皎从江南启明书院转学去桐州启明书院学习。
这当然是赵五娘的提议,但她已经摸到荀延的脉门,面对日益强大的华国与崔氏,荀延只能执行两国交好的政策。
而这一回他答应得如此痛快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想促成两国联姻,但作为女方不能直接提,所以只能试探时知的意思。
荀皎比阿照大三岁,按照年纪来说他们还太小,这么早定下婚约并不合适,所以时知答应了转学的要求,但对于联姻的事虽然表现出松动可到底也没表态。
转学到桐州前,荀皎身边的人被调走不少,时知的态度很明确,荀延的女儿可以来桐州甚至来清河,但其余的人她不允许,启明书院的学生自有书院能保护。
对此楚国做出任何交涉都没用,时知甚至表示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约束,那么人随时可以接回楚国,最终楚国还是妥协了。
“你把楚国公主和阿照放到一起,这实在是个冒险的决定。”崔教授最近一直在家养病,他这两年明显身体越发衰弱,时知已经不让他再操心外面的事。
时知无奈道:“阿照学习上的智商天资其实远在荀皎之上,可他性格太过温和,我想让他有些紧迫感,同时也想磨一磨荀皎心中的戾气,那孩子被父母的事伤害太深,若想成大器她必须要克服很多东西。”
崔教授还是有些忧虑:“我只怕最后你要伤心。”
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两个孩子说不定到最后会成为对头,时知把两人放到身边养,时间一长总要有感情的,到那时候再去面对一些事,那就不会有现在这么轻松了。
“物竞天择,他们以后的人生我们无法左右,我只能去做现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努力。”
荀皎是个聪明的孩子,在书院一年多她成绩一直都是年级第一,可如今她却被打击得怀疑人生,面前这个小豆丁轻轻松松背出的内容绝对是书院二级生才要学到课程!
知道这个小豆丁比她小三岁时,原本还斗志昂扬的小公主一下子就瘪了,她从来没见过背书这么厉害的人,连背书都赢不了,她还能成为这世界最厉害的人吗?
“其实像你这么大时,我背书大概也赢不了现在的阿照。”时知看着伤心的小姑娘颇为同情。
荀皎吸了吸鼻子,闷声道:“可是您小时候不会遇到阿照。”
“可我遇到过别的人啊,单纯比聪明的话,你父皇我就赢不了。”时知当然知道荀延的智商有多高,这一点世上大概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荀皎瞪大了眼睛,她父皇是很厉害没错,可她从没觉得崔君能输给他父皇!
时知笑呵呵道:“可即使你父皇小时候比我更会读书,现在也比我更擅长计谋,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俩交手多年,每一次你父皇都没赢过我什么,好几次他还被我坑呢!”
“所以您是说,我以后也能坑到阿照吗?”荀皎突然仿佛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大门。
“额……最好还是不要,阿照现在不太经得住折腾,他太小了。”时知不知道这小姑娘的侧重点怎么一下子就飞这么远。
荀皎认真的点头,那个小豆丁的确是有些小,还动不动就喜欢掉金豆豆,这样一想她突然有些同情时知,崔君这样厉害的人竟然会有那么一个爱哭包的弟弟。
“您放心,我会耐心等他长大再说。”
时知顿时有些同情阿照的未来,如果这两个孩子真联姻,那他能平安生存下去吗?
第143章 一更
这两年陆良州的贸易区已经建成,这里为了引进关内的大商户入驻甚至把还免了一年的店铺与摊位租金。
茶叶、丝绸、棉布、食盐和马匹交易是第一批入驻的买卖,这些商品吸引着许多国外商队前来交易,陆良州的在华国的特意扶持下,很快就成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区。
随着西部和北部的外国商队到陆良州的人流量也越来越大,这块被酉里称为“天神赐福的宝地”,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宝地”。
因着近些年北境环境逐渐安稳,陆良州已经成为一个新的贸易交通枢纽。
巴哈与华国的边境之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爆发的,陆良州的崛起除了给北境带来商机外,也几乎把巴哈的对外贸易拦腰砍半。
巴哈盛产的纯种战马一直以来都是巴哈对外换取物资和金银的主要商品,它以前主要的交易对象一般就是酉里、舍贡和大良,
可陆良州崛起后,马匹市场一下子就被华华扶持出的凉车国取代,凉车国是西边很远的国家,国土面积不大,同巴哈一样它同样盛产高质量纯血马匹,且国民非常擅长养马驯马,但它距离北境地区过于遥远,所以原本的贸易对象凉车周围的国家。
可两年前陇州、朔州出了牧场对外租赁优惠政策后一切都不同了,凉车国的牧场主可以到这两个地方租赁牧场,租金便宜不说,距离陆良州也近,减少了运输途中的风险和成本。
那些苜蓿草地是前几年规划出的荒地改种的,时知原本的意思是想扶持畜牧业,可这两个州因为常年兵役导致劳动力实在不多,再加上目前交通运输不发达,畜牧业要想发展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干脆就租给凉车用来养马和骆驼。
凉车国的纯种马匹在陆良州出现后,各国马贩子去巴哈的就越来越少,原本酉里和巴哈关系不好后他们的商队再借道酉里去巴哈就不容易。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从华国去巴哈?这两国自从靖州之乱起,他们的边境火药味儿就没下去过,不打起来就是万幸,你还指望这俩还能通贸易?
华国立国后,酉里因为原本就签了一堆“丧权辱国”的条约,再次滑跪就没什么心里负担,不久后已经向华国称臣。
然后在华国对巴哈进行“边境封锁”后,酉里也很上道的加大了它东境的管控。
这样的情况进行了一年多后,巴哈与嘉州边境的摩擦日益严重,而后就又顺理成章打起来了,但这次打仗几乎是嘉州这边的压制性胜利。
时知早在规划陆良州贸易区时,就已经给嘉州全员升级了装备,陆良州见到回头钱后,大部分收入也几乎投在嘉州军备上。
是的,这场仗其实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
时知曾经说过,她会把库里人头带回靖州祭奠,并不是一句气话,而是她早就明白要想边境稳定,除了把野心勃勃的敌人打趴下,是没有第二条出路的。
交手不到半月,巴哈南境的明湖城此刻已经成为一片焦土,当初卞阳城的噩梦再次袭来,这一次库里却没有了当初的好运,因为这一次他无路可退,身后是国土同胞他又能往哪里退?林家军曾经的绝境换到了他身上。
青云军把时知的意思传达的很明白,交出库里人头外加巴哈南境军驻防边线永久性后退七百里。
如果不同意,那就继续打,以现在青云军的战斗力,打到它的国都去也不是不可能,虽然势必也要付出巨大代价,但用这个代价换巴哈亡国他们也不亏!
一开始巴哈那位野心勃勃的皇帝咬死不答应,可等青云军在把明湖城轰平后的五日内又把把第二座、第三座城池轰平进而向北推进了五百里后,他最终还是屈服了。
库里其实早在明湖城被炸时已经战死,他的部下却有幸存的把他遗体从战场带走回了国都,时知手下的暗探早就打听明白。
巴哈献上降书后,库里人头自然也保不住,青云军是不会允许他轻易下葬的。
靖州北部四十万百姓被他下令一夜之间屠戮殆尽,这等血海深仇只能用血来偿还!
看着巴哈使团在递交库里人头时那几乎忍不住的屈辱与愤恨神色,华国特使只道:“崔君有话带给诸位,两国交战,各为其主,胜败乃天命尔,本不该辱及逝者,但屠刀之下还有道义,身为将士却以杀掠百姓为乐,这种人不论生死都该受到天罚!今次只以库里一人为祭以示警告,若今后尔等再有如此行径,我华国哪怕倾尽所有,也必将巴哈灭之!”
时知这一次并没有亲赴现场也没有去参与谈判,她在两国开战前就去了西关两州巡视,要打巴哈了,舍贡一直安静的过分,时知很清楚对方不修理彻底是不会真正老实的,但现在不能两个一起打。
而且想要修理舍贡也不一定要和巴哈一个路子,巴哈她可以进行经济和武力双重打压,但舍贡的经济她却封不住。
所以时知的想法是,她要在舍贡西部再扶持几个国家与之抗衡,远交近攻这个策略千年前的老祖宗就玩得溜溜的。
舍贡国力强大,要想把它对西关的威胁降下去,除了强大自身外,削弱舍贡在西北部的霸主地位也是一个路子。
“那座碑真的有几百年了吗?”荀皎这次也跟着时知一起到了北境,当然她的真实身份无人知晓,除了时知身边几个心腹,所有人都以为她此刻正在桐州读书呢。
她问的是大良开国皇帝在西关立的那座石碑,能说出“景氏可无,边关永守”这样的话的人,得是何等气魄!
时知望着远处那座有些破败的石碑,她轻声道:“是啊,几百年了,西关军的魂一直都在它这八个字里。”
荀皎歪了歪脑袋看着时知:“您接受北境也是认可崔氏可无,边关永守吧?”
时知笑了笑:“我从来没有觉得一个姓氏的延续可以凌驾在国家和百姓之上。”
荀皎捏了抿嘴,她大概明白娘亲为何说崔君是这世上最有力量的女子了,这样的人活得真的好生夺目!
从西关离开后,时知一行人又到了靖州,荀皎虽然早就听过时知在北境的丰功伟绩,可听人说和亲眼见完全是两码事。
尤其是看到时知亲自主持的那场祭祀英灵的仪式,她觉得自己的胸中仿佛有一团火在烧,哪怕她是个“楚国”人,可她依旧感觉到血液的涌动!
“阿照,你可真幸运!”
阿照小朋友正被时知的“爱国教育”仪式感动得眼泪汪汪,听到荀皎的话后不由自主得往旁边挪了挪,不知道为什么他觉得荀皎对他的“怨气”更大了……
祭奠仪式结束,时知又一个人走在了青云关的白羊坡上,每次来靖州她都要一个人在这里待一会儿,旁人都知道这时候时知只想独处。
看着时知略显孤寂的身影,阿照仰着头看向白雀:“听说长姐每次来都要在这里待一会儿。”
白雀两鬓已经有些斑白,他低声回道:“是的。”
“长姐似乎有些不一样。”阿照说不出这种感觉,但他感觉到了压抑。
“小郎君莫担心,女郎她只是需要一个地方让自己安静一会儿。”背负太多的人总是比旁人要累的。
荀皎大一点,听过的事也比阿照要多,她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石碑和铜像,小声对阿照道:“我们去看一下那个吧。”
阿照自然不会拒绝,他向来好脾气,更何况他还有点怕荀皎这个霸王性子,就更不会拒绝了。
“听说这个卖国贼还差一点就入赘你家。”荀皎看着铜像怎么看都感觉不出这人有多厉害,竟然能让崔君和她父皇吃了那么多苦头。
阿照自然也是知道郑濂那些“丰功伟绩”,他绷着小脸儿道:“这等败类才配不上我长姐!”
荀皎深以为然,别说这个人,就是她父皇那样厉害的人她都觉得配不上崔君。
“你知道他为什么叛国吗?”
郑濂出身荥阳郑氏,名门世家的出身,三分天下的权势,可他偏偏就做了让所有人都唾弃的事,而今荥阳郑氏烟消云散的这么彻底不单是因为郑濂兵败而是因为郑氏后人自己已经不敢承认自己的血脉。
“因为他不懂礼义廉耻,背信弃义!”阿照小大人一般回道。
“郑氏和崔氏一样都是名门世家,听说郑濂自幼接受名师教导,也曾经是世家子弟楷模般的人物。”
时知不知何时出现在了两人身后,她看着石碑和铜像没有一丝波动,眼前的一切似乎也跟她没有任何关系。
“长姐。”
“崔君。”
两小只看到时知后立刻收敛了刚才的随性,俩人都知道时知这辈子最讨厌的人就是郑濂。
“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也不过是个少年郎,远没有后来那么阴毒无耻,可后来人就一步步成了不人不鬼的模样……”时知想起在宁江书院见到郑濂的模样,那时候的他大概还保留着一点真实的性情。
“这世间之人都是不同的,有人为国、有人为家、有人只为自己,郑濂叛国是因为他心中只有郑氏,为了这个姓氏他可以牺牲世间一切。”
看着荀皎和阿照恍然的样子,时知叹息:“其实人活着为什么都可以,并不是必须为天下牺牲一切才是对的,可我们得明白,哪怕你我不能保家卫国,亦不能为谋私利而去损天下。有国才有家,国在家未必在,可国破家必定亡。西关那个石碑你们都看到了,而今景氏虽亡,可天下犹在!”
过往诸多事都在脑海中闪现,时知肃声道:“阿照、皎皎,你们的出身注定你二人以后要负起诸多责任,我和你们的父辈都会有老去的一天,这天下终究还是要你们去扛,以后无论身居何位,都要以郑濂为戒,守住心中那道底线。”
“荀皎/崔照受教。”两人听完时知一席话均躬身一礼,他们都知道时知这是在教导他们为人立世之道。
第144章 一更
荀延登基已经六年,他的后宫至今都没有新生儿出生,关于荀延身体出现问题的猜测其实已经不少,但没有任何人敢明着提出来。
新皇子生不出,岐王就是唯一的继承人,尤其是岐王母族柳氏一族没落,那么这其实是个很值得投资的继承人,楚国朝堂心里跟明镜一样。
岐王满十三岁时,有大臣上书请求荀延早立太子以固国本,同时也暗示荀延该考虑儿子的终身大事了。
荀延其实也在考虑这件事,只不过他也不得不考虑皇后的心情,这些年皇后帮着他推广农桑课业,同时还答应把独女嫁去华国,他实在不愿意再伤她。
“陛下好好保重身体,臣妾就没什么好怕的。”赵五娘的态度很明确,她不反对岐王继位,但荀延活着时岐王就只能是岐王。
这一点荀延还是可以承诺的,他打算哪天自己身体不好时再考虑立太子的事,说到底他其实也对这个儿子有隔阂。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65751/2270371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