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做丧失斗志的“沉淀阶层”
推荐阅读:[综漫] 位面放映厅、[网王同人] 没有神之子的世界、[综漫] 作为千手我死遁后被迫修罗场、[综英美] 罗宾今天进阿卡姆了吗、[综漫] 10cm宰和悟、[西游同人] 猴王又美又迷人、永恒之门六界三道、日夜所求、[综漫] 网球少年仁王君、长命万岁、
永不做丧失斗志的“沉淀阶层”
思想不经磨炼,就容易钝化。那种善于动脑筋的人,就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亲自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的毛病呢,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是前者,您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去改进工作。在一个科学家的眼里,他的成果永远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优化。我们产品办、中研部、中试部的员工有这样的感觉时,您就进入了科学家的境界。对我们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您每天都充满去改进的欲望时,难道您还看不见爱迪生的身影吗?我们的市场营销要从公关、策划型向管理型转变,高中级要作势、基层要做实。这种“作势做实”需要我们多少人去琢磨,我们那些读了几年人的销售工程师,在理论上再提高,多读一些书,“读书又读人”“读人再读书”难道就不会转变成战略专家吗?知识点滴在积累,方法在一点一滴去实践,成绩在一点一滴去创造。只要动脑筋,善于用纸笔去总结,几年后您再来看自己,就有些奇怪进步为什么这么大。华为是一个大学校,它在改造人,培养造就人。一个思想上的懒汉,真是虚度了这么宝贵的年华。为什么会有大厨师?为什么会有名小吃?难道思想上不艰苦奋斗会有这些成就吗?一个机关干部不断去改善运作程序,不断去改善周边合作,下了决心去总结,推行iso9000、mrpii会有这么难吗?华为人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而且第一次就把它做好,这种风气已广泛为员工所接受。只有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才会在管理上赶上日本。当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成本又低时,销售还会这么难吗?销售不难,可以减一些人,成本又进一步下降,竞争力又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马太效应不就发生了吗?
——摘自《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华为员工张建宁于2000年9月入职华为公司,被分配到无线技术支持部的第一线,从事gmsc35新产品的技术支持工作。从此,现场开局、现场割接支持、远程支持问题处理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2001年7月,实施中国移动gsm目标网全网升级项目,为了组织全网项目实施以及做好远程支持工作,张建宁一个月有近20天在公司加班过夜。就这样,两年时间内,他现场支持了4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割接,个人也得以快速成长,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2003年,张建宁成为无线产品二线技术支持工程师、国内gsmnss产品责任人。2004年10月,由于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公司特级重大项目的需要,张建宁被调入北京分部,作为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张建宁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员,成长为华为的技术专家。
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华为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和内部的一种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的机制。对组织而言,沉淀层不啻为难以出手的热山芋,管理者面对该问题时左右为难,在辞退成本、组织活力、人情颜面等方面犹豫不决,就不得已采取冷处理方式,打入“冷宫”,安排闲职,希望这些沉淀层熬不住自己主动辞职。和华为其他与众不同的做事风格一样,华为在“沉淀”问题上的做法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方面华为不断通过文化建设、激励机制、危机意识使员工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尽可能减少沉淀的发生,客观上讲华为的沉淀层比例并不大。另一方面,华为公司通过几次大运动较好地解决沉淀层的退出问题,比如在华为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10多年前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2001年左右的内部创业风潮,2008年的7000员工大辞职,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每次间隔五六年,每次都是大动作。
爱默生说:“一个人,当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并取得成绩时,他将是快乐而放松的。但是,如果情况相反,他的生活则平凡无奇,且有可能不得安宁。”
一个对自己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一项职业;无论工作的困难是多么大,或是标准要求多么高,他都会始终如一、不焦不躁地去完成它。
有激情就能够受到鼓舞,鼓舞又为激情提供了能量。只有当你赋予你所做的工作以重要性的时候,激情才会应时而生。即使你的工作不那么充满乐趣,但只要你善于从中寻找意义,也就有了激情。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他便会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这时候,他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精神等便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保持住自己较高的工作激情呢?
首先,是专心致志的结果。良好的注意稳定性确保了高效率、高质量。对工作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抱有积极态度,而且有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有一颗平常心。不以此论英雄,也不想借此扬美名,这样的平常心态,反而能取得成功。一心想扬名、挣钱的人,由于动机太强,行为往往会出问题,要么不协调,要么出偏差。只有把心放在一种平静悠然的状态之中,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思想不经磨炼,就容易钝化。那种善于动脑筋的人,就越来越聪明。他们也许亲自尝试,惹些小毛病,各级领导要区分他们是为了改进工作而惹的毛病呢,还是责任心不强而犯下的错误。是前者,您要手下留情。我们要鼓励员工去改进工作。在一个科学家的眼里,他的成果永远是不完善的,需要不断优化。我们产品办、中研部、中试部的员工有这样的感觉时,您就进入了科学家的境界。对我们生产的工艺、产品的加工质量,您每天都充满去改进的欲望时,难道您还看不见爱迪生的身影吗?我们的市场营销要从公关、策划型向管理型转变,高中级要作势、基层要做实。这种“作势做实”需要我们多少人去琢磨,我们那些读了几年人的销售工程师,在理论上再提高,多读一些书,“读书又读人”“读人再读书”难道就不会转变成战略专家吗?知识点滴在积累,方法在一点一滴去实践,成绩在一点一滴去创造。只要动脑筋,善于用纸笔去总结,几年后您再来看自己,就有些奇怪进步为什么这么大。华为是一个大学校,它在改造人,培养造就人。一个思想上的懒汉,真是虚度了这么宝贵的年华。为什么会有大厨师?为什么会有名小吃?难道思想上不艰苦奋斗会有这些成就吗?一个机关干部不断去改善运作程序,不断去改善周边合作,下了决心去总结,推行iso9000、mrpii会有这么难吗?华为人做任何事都十分认真,而且第一次就把它做好,这种风气已广泛为员工所接受。只有在思想上艰苦奋斗,才会在管理上赶上日本。当我们的产品质量非常好、成本又低时,销售还会这么难吗?销售不难,可以减一些人,成本又进一步下降,竞争力又进一步增强,管理的马太效应不就发生了吗?
——摘自《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华为员工张建宁于2000年9月入职华为公司,被分配到无线技术支持部的第一线,从事gmsc35新产品的技术支持工作。从此,现场开局、现场割接支持、远程支持问题处理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旋律。2001年7月,实施中国移动gsm目标网全网升级项目,为了组织全网项目实施以及做好远程支持工作,张建宁一个月有近20天在公司加班过夜。就这样,两年时间内,他现场支持了4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的割接,个人也得以快速成长,积累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2003年,张建宁成为无线产品二线技术支持工程师、国内gsmnss产品责任人。2004年10月,由于中国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公司特级重大项目的需要,张建宁被调入北京分部,作为移动软交换长途汇接网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张建宁从一名普通的一线技术员,成长为华为的技术专家。
任正非常挂在嘴边的词汇中有一个是“沉淀”。在他看来,一个组织时间久了,老员工收益不错、地位稳固就会渐渐地沉淀下去,成为一团不再运动的固体——拿着高工资、不干活。因此他爱“搞运动”,任正非认为,将企业保持激活状态非常重要。华为走到今天,靠的就是这种奋斗精神和内部的一种永远处于激活状态的机制。对组织而言,沉淀层不啻为难以出手的热山芋,管理者面对该问题时左右为难,在辞退成本、组织活力、人情颜面等方面犹豫不决,就不得已采取冷处理方式,打入“冷宫”,安排闲职,希望这些沉淀层熬不住自己主动辞职。和华为其他与众不同的做事风格一样,华为在“沉淀”问题上的做法也是非常有特点的。一方面华为不断通过文化建设、激励机制、危机意识使员工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尽可能减少沉淀的发生,客观上讲华为的沉淀层比例并不大。另一方面,华为公司通过几次大运动较好地解决沉淀层的退出问题,比如在华为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10多年前的市场部集体大辞职,2001年左右的内部创业风潮,2008年的7000员工大辞职,其实都是一脉相承的,每次间隔五六年,每次都是大动作。
爱默生说:“一个人,当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并取得成绩时,他将是快乐而放松的。但是,如果情况相反,他的生活则平凡无奇,且有可能不得安宁。”
一个对自己工作充满激情的人,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一项职业;无论工作的困难是多么大,或是标准要求多么高,他都会始终如一、不焦不躁地去完成它。
有激情就能够受到鼓舞,鼓舞又为激情提供了能量。只有当你赋予你所做的工作以重要性的时候,激情才会应时而生。即使你的工作不那么充满乐趣,但只要你善于从中寻找意义,也就有了激情。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的时候,他便会全身心投入自己的工作之中。这时候,他的自发性、创造性、专注精神等便会在工作的过程中表现出来。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保持住自己较高的工作激情呢?
首先,是专心致志的结果。良好的注意稳定性确保了高效率、高质量。对工作的意义理解得深刻、抱有积极态度,而且有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有一颗平常心。不以此论英雄,也不想借此扬美名,这样的平常心态,反而能取得成功。一心想扬名、挣钱的人,由于动机太强,行为往往会出问题,要么不协调,要么出偏差。只有把心放在一种平静悠然的状态之中,人的最大潜能才能发挥出来。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7394/15868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