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推荐阅读:穿成首辅大人的渣前妻、文武百官听我心声:我只管吃瓜、穿成糊咖和黑红女主组CP、公主找了个女驸马、六十年代平凡生活、影后今天崩人设了吗、龙香拨、穿成残疾总裁的AI伴侣、亡国后又成宠妃、揣着反派的崽跑路、
内室里面,御医正在给皇帝把脉。只见他眉头深锁,显然,十分不看好皇帝的状况。
反而是皇帝,被御医扎了针之后,就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见一身绿色襦裙的贾琰坐在自己身边,可着实吓了一跳。
“皇后,你怎么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万岁,您可还好?头会不会晕。”
皇帝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
没错,他本来是想抬起手,摸一下自己的额头的。可是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动不了!
他脱口而出:“朕的手怎么了?”
牵着孙子的手走进来的太上皇听说,便道:“你这是老了。”
在宫中,老了,就是中风的隐晦说法。
皇帝的脸一下子白了。
当年贾琰嫁进宫的时候,他就已经四十多岁了。如今博陵公主都及笄两年有余,他都是六十岁的人了,哪里不老的?
不止是皇帝,就是太上皇见状,也叹了一口气。当初他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中的风,这才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如今,一转眼,他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而他的儿子的症状,看起来比当初的他更加严重。
太上皇道:“感受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小七监国。如果担心小七压不住那些朝臣,那就让皇后垂帘听政。”
皇帝当时就傻了。
贾琰噗通一声对着太上皇跪了下来:“父皇,儿臣……”
“好了。朕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如今,朕已经连字都写不了了。能做什么?你母后也是不能成事的。整个宫里,除了你,还能选谁?”
秦王灁性格稳重,却不是刚强的类型。楚王濎跟哥哥同胎所出,如果让楚王帮哥哥,只怕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会重演。与其是这样,太上皇宁可让贾琰垂帘听政。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主持大局。”
“好了。朕跟皇帝一样的毛病,已经吃不消坐在那张龙椅上了。濎儿啊,你留下,照顾你父皇。灁儿,扶起你母后,跟皇祖父出去。”
“是,皇祖父。”
把福宁殿团团围住的,可不仅仅是原本就守卫在福宁殿四周的皇帝的虎贲卫,还有贾琰的千牛卫,以及太上皇的龙禁尉。
这三支卫队牢牢地把福宁殿围住,竟然是一直蚊子都飞不出去。
太上皇走到议事厅上,直接就道:“准备一下,立秦王为太子,即日起监国。太子年幼,在皇帝康复之前,皇后垂帘听政。”
如果没有太上皇,也许那些大臣们会提出反对,可是现在,这道命令是出自太上皇之口,而且很快就由内阁起草了诏令,大晋文宗朝的册封太子的仪式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皇帝重病,因为南洋不稳,所以,这一次的太子册封典礼比不上老义忠亲王当年,一切只能从简,就是很多器具,也来不及制作新的,只能从仓库里面翻出老义忠亲王当年的旧物充数。
太子灁祭天之后,就开始了监国。而他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就是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
知道了把皇帝气到中风,那些朝臣们也知道轻重,不敢直接说禁海了,却提出了招安。
没错,他们提出的方针就是招安。
坐在珠帘后面的贾琰是越听越火,忍不住道:“闵侍郎,你想招安谁呢?”
“自然是袭击琼州的倭寇。”
“那你且告诉本宫,这股倭寇,是由谁领导,从哪里来,盘踞在何处,他们有多少船,又有多少人马。你可都清楚?”
“这……臣不知。”
“那你要去哪里招安?嗯?”贾琰一拍扶手,怒道:“这些贼子!把万岁都气病倒了!主辱则臣死。你们不想着替万岁出气,却出了这个主意!你们的心里,可有万岁!”
这样的罪名,这些朝臣们哪里敢认?只能跪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枢密使闻彦修只能出列,道:“启禀娘娘,如今枢密院的情报极少,根本就不知道这股贼寇来自何方。”
贾琰道:“不必了。猫有猫道。自然跟倭寇有关,自然是交给倭寇处理更加省事。”
“娘娘?”
闻彦修惊呆了。
“不过,”贾琰道,“我大晋拥有五湖四海,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各处船坞就能够调遣工匠,迅速建成一艘又一艘的巨舰,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组成舰队。这些人,既然敢袭击我大晋琼州市舶司和南洋水师,你们难道一点数都没有吗?”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
贾琰的话很明白。也许朝廷和官员的注意力都被东瀛-高句丽-大晋这条航线上的利润给吸引住了,剩下的大部分精力也多集中在吕宋的铜矿上,可是这不等于说朝廷就克扣南洋水师应有的份例了。
实际上,因为琼州市舶司给朝廷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财货,使得朝臣们就是不在乎,皇帝也下令,给南洋水师配备了足够的船只和将士。
也就是说,一般的小股倭寇根本就不敢袭击琼州,会这么做的,自然是……
南安郡王一听,立刻跳了起来:“娘娘!南洋诸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朝廷的朝贡。他们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啊!”
说着,南安郡王就跪了下去。
贾琰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原著里就是他兵败导致了探春和亲。加上皇帝也不喜欢这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所以收服了柯承业之后,皇帝就重新布置了东海水师和南洋水师,而南安郡王,自然是被皇帝找了个由头调回了京,而他手下的那些兵丁,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分入不同的军伍里面去了。
闻彦修只得躬身道:“臣请问娘娘,关于这次的倭寇侵犯我大晋南疆一事,娘娘可有安排。”
贾琰道:“水师跟陆军不同,就是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地清剿水匪的内河水师可不一定能够适应海上的风浪。本宫已经传令柯承业,让他见机行事。也让福王配合,征集东瀛武士为先锋。另外,着令沿海各大船坞,造船!海战,自然是要船的。”
在贾琰看来,大晋的工匠都是贱籍,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只要枢密院和工部配合,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船只从船坞里面拉出来。
可是贾琰万万没想到,下面竟然跟她报告,说各地的船坞人手是够的,可是上好的木料不够,尤其是制造龙骨的木料,根本就没有!
收到这个回复的时候,贾琰真的把那些臣子生吃了的心都有。
看到母亲被气得不轻,太子灁连忙劝道:“母后请息怒。为了这种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贾琰道:“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他们是觉得你是个半大的孩子,而本宫只是个妇道人家而已。”
别说是太子,就是博陵公主和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都气得不轻。
楚王道:“母后,可需要儿臣禀告皇祖父,或者是把那几个大臣拿下?”
“拿下?现在就这么做,就等着朝堂上乱套把!”贾琰迟疑了一下,道:“我记得朝廷有不少龟船?”
太子灁立刻道:“回母后,是的。朝廷是有不少龟船,有的停在沧州那边,有的则停在昆明湖。”
“昆明湖吗?”
“是的。”太子灁道,“母后是想把龟船投入海战?”
“有何不可?”
“可是,南洋遥远,龟船又笨重,行动迟缓……”
贾琰道:“总要试过才知道。让将作监大匠来见我。”
第280章
龟船之所以行动迟缓, 那是因为船身上镶满了铁甲, 以此来增加防御力, 自然这重量也是十分可观的。加上龟船没有风帆,动力只能靠桨, 靠人力划, 自然, 这个速度是极慢的。龟船龟船,不但防御力跟乌龟一样,就连速度也跟乌龟一样。
但是如果给龟船装上了螺旋桨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别忘记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水车了,无论是房前屋后的原型大水车, 还是用来把山下的水送到山上的通渠的水车, 在这方面,中国人早就有了很多的经验。
将作监大匠卢少音听说了贾琰的设想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启禀娘娘,娘娘说的法子, 臣从来没有试过,也不知道能支持多久。而且南洋路途遥远……”
“不需要去南洋, 只要能够到达高句丽,震慑高句丽王室。你能做到吗?只要它们能够支撑到高句丽就成,甚至不需要回程。”
“臣明白了。臣需要人手……”
“接下来一个月,工部会全力支持你。记住, 不止是龟船,还有运兵船。”
“是。臣领旨。”
将作监大匠卢少音一离开, 贾琰就宣来了枢密使闻彦修和枢密院平章事竺明诚:“本宫听说,高句丽对我大晋一直是明面归顺暗中包藏祸心?”
闻彦修一听,立刻道:“启禀娘娘。确有此事。高句丽上报朝廷,他们的水师只有二十二艘船。实际上,他们光巨艋就有一百八十艘。加上运兵船还有战舰,只要高句丽愿意,他们随时都可能危险到我大晋东海沿岸。”
贾琰道:“也是因为东海上的三角航线利润太过丰厚了吗?”
“高句丽方面说,他们是为了防备倭寇。”
“倭寇吗?”贾琰冷冷地道,“那么。以大晋的名义,给高句丽去国书,质疑他们的战舰数量。你说,高句丽会选择销毁船只的可能性有多大。”
闻彦修道:“启禀娘娘,既然高句丽在水师上投入如此之多,只怕他们不会如此就范。而且,此刻恐怕有人已经把南洋之事告知高句丽王室……”
在闻彦修看来,现在不是找高句丽的麻烦的时候,而是要担心高句丽趁机骚扰大晋的北海、东海沿岸了。
毕竟,柯承业被调往南洋这种事情,肯定是瞒不过人的。
贾琰道:“如果我们把龟船开到高句丽沿海呢?”
闻彦修道:“可是皇后娘娘,龟船的速度且不说,把龟船划到高句丽,将士们怕是也废了……”
贾琰道:“这件事情,本宫已经交给将作监了。竺平章事,本宫问你,若是把龟船给你,并且给你足够的人手,你敢不敢出使高句丽,然后,把高句丽的船给本宫弄回来?”
竺明诚道:“娘娘信我?”
您可知道,我可是竺贵人的哥哥!六皇子的舅舅!
贾琰道:“万岁信你。”
更重要的是,贾琰的手里还握着京营。京营那边八十万将士,加上京师守备四十万,足足一百二十万人马。就是给了竺明诚二十万,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竺明诚还能够靠着手里的二十万人马打下城墙坚固又兵强马壮的京师?
那样的话,直接改朝换代就好了,哪里还用贾琰这么折腾。
竺明诚立刻跪下,道:“臣必不辱使命。”
“好。枢密院先拿个合适的章程出来。等将作监把龟船改造好了就开始。”
“是。娘娘。”
虽然对贾琰口中的龟船改建十分感兴趣,但是闻彦修跟竺明诚还是退下去做准备了。不得不说,如果贾琰说,要求改建过后的龟船要支撑到南洋,将作监肯定是不敢应的。但是只是到高句丽沿海,卢少音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实际上,在南宋时期,中国就曾经出现过桨轮船。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种船已经消失在了中国的江河里面。卢少音也听说过这种船,但是,因为典籍少,加上花费,使得他不曾在这上头留过心。现在皇后要再龟船上装上桨轮,卢少音只能根据传说,一半推演一半摸索。
巧的是,将作监有几个工匠,还真的会造桨轮船。只是他们造的桨轮船都不大,更别说,在龟船上装桨轮了。
不过,这几位工匠的存在,让为将作监提供了不少参考。至少,最后拿出来的方案,能够保证龟船在沧州和高句丽沿海打个来回。
而且为了防止新式龟船的桨轮成为龟船的弱点,将作监甚至在桨轮的外面也用木头搭了架子,包了铁甲。远远看去,新式的龟船就不像是龙龟,更像是龙,那凸起来的桨轮,就是龙在波涛间若隐若现的爪子。
竺明诚一看到这样的龟船就喜欢得不得了,立刻就带着二十多艘龟船跑了。
而比他更早一步的,则是大晋派往高句丽的使节。他们只比竺明诚早了两天到达。
反而是皇帝,被御医扎了针之后,就缓缓地睁开了眼睛,看见一身绿色襦裙的贾琰坐在自己身边,可着实吓了一跳。
“皇后,你怎么来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万岁,您可还好?头会不会晕。”
皇帝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
没错,他本来是想抬起手,摸一下自己的额头的。可是他忽然发现,自己的手竟然动不了!
他脱口而出:“朕的手怎么了?”
牵着孙子的手走进来的太上皇听说,便道:“你这是老了。”
在宫中,老了,就是中风的隐晦说法。
皇帝的脸一下子白了。
当年贾琰嫁进宫的时候,他就已经四十多岁了。如今博陵公主都及笄两年有余,他都是六十岁的人了,哪里不老的?
不止是皇帝,就是太上皇见状,也叹了一口气。当初他也是差不多这个年纪中的风,这才把皇位让给了儿子。如今,一转眼,他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而他的儿子的症状,看起来比当初的他更加严重。
太上皇道:“感受一下,如果实在不行,就让小七监国。如果担心小七压不住那些朝臣,那就让皇后垂帘听政。”
皇帝当时就傻了。
贾琰噗通一声对着太上皇跪了下来:“父皇,儿臣……”
“好了。朕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如今,朕已经连字都写不了了。能做什么?你母后也是不能成事的。整个宫里,除了你,还能选谁?”
秦王灁性格稳重,却不是刚强的类型。楚王濎跟哥哥同胎所出,如果让楚王帮哥哥,只怕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会重演。与其是这样,太上皇宁可让贾琰垂帘听政。
“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主持大局。”
“好了。朕跟皇帝一样的毛病,已经吃不消坐在那张龙椅上了。濎儿啊,你留下,照顾你父皇。灁儿,扶起你母后,跟皇祖父出去。”
“是,皇祖父。”
把福宁殿团团围住的,可不仅仅是原本就守卫在福宁殿四周的皇帝的虎贲卫,还有贾琰的千牛卫,以及太上皇的龙禁尉。
这三支卫队牢牢地把福宁殿围住,竟然是一直蚊子都飞不出去。
太上皇走到议事厅上,直接就道:“准备一下,立秦王为太子,即日起监国。太子年幼,在皇帝康复之前,皇后垂帘听政。”
如果没有太上皇,也许那些大臣们会提出反对,可是现在,这道命令是出自太上皇之口,而且很快就由内阁起草了诏令,大晋文宗朝的册封太子的仪式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皇帝重病,因为南洋不稳,所以,这一次的太子册封典礼比不上老义忠亲王当年,一切只能从简,就是很多器具,也来不及制作新的,只能从仓库里面翻出老义忠亲王当年的旧物充数。
太子灁祭天之后,就开始了监国。而他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自然就是那些老奸巨猾的朝臣。
知道了把皇帝气到中风,那些朝臣们也知道轻重,不敢直接说禁海了,却提出了招安。
没错,他们提出的方针就是招安。
坐在珠帘后面的贾琰是越听越火,忍不住道:“闵侍郎,你想招安谁呢?”
“自然是袭击琼州的倭寇。”
“那你且告诉本宫,这股倭寇,是由谁领导,从哪里来,盘踞在何处,他们有多少船,又有多少人马。你可都清楚?”
“这……臣不知。”
“那你要去哪里招安?嗯?”贾琰一拍扶手,怒道:“这些贼子!把万岁都气病倒了!主辱则臣死。你们不想着替万岁出气,却出了这个主意!你们的心里,可有万岁!”
这样的罪名,这些朝臣们哪里敢认?只能跪下。@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枢密使闻彦修只能出列,道:“启禀娘娘,如今枢密院的情报极少,根本就不知道这股贼寇来自何方。”
贾琰道:“不必了。猫有猫道。自然跟倭寇有关,自然是交给倭寇处理更加省事。”
“娘娘?”
闻彦修惊呆了。
“不过,”贾琰道,“我大晋拥有五湖四海,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各处船坞就能够调遣工匠,迅速建成一艘又一艘的巨舰,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组成舰队。这些人,既然敢袭击我大晋琼州市舶司和南洋水师,你们难道一点数都没有吗?”
几个大臣面面相觑。
贾琰的话很明白。也许朝廷和官员的注意力都被东瀛-高句丽-大晋这条航线上的利润给吸引住了,剩下的大部分精力也多集中在吕宋的铜矿上,可是这不等于说朝廷就克扣南洋水师应有的份例了。
实际上,因为琼州市舶司给朝廷带来的源源不断的财货,使得朝臣们就是不在乎,皇帝也下令,给南洋水师配备了足够的船只和将士。
也就是说,一般的小股倭寇根本就不敢袭击琼州,会这么做的,自然是……
南安郡王一听,立刻跳了起来:“娘娘!南洋诸国一直没有停止对朝廷的朝贡。他们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啊!”
说着,南安郡王就跪了下去。
贾琰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原著里就是他兵败导致了探春和亲。加上皇帝也不喜欢这些手握重兵的异姓王,所以收服了柯承业之后,皇帝就重新布置了东海水师和南洋水师,而南安郡王,自然是被皇帝找了个由头调回了京,而他手下的那些兵丁,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分入不同的军伍里面去了。
闻彦修只得躬身道:“臣请问娘娘,关于这次的倭寇侵犯我大晋南疆一事,娘娘可有安排。”
贾琰道:“水师跟陆军不同,就是在洞庭湖、鄱阳湖等地清剿水匪的内河水师可不一定能够适应海上的风浪。本宫已经传令柯承业,让他见机行事。也让福王配合,征集东瀛武士为先锋。另外,着令沿海各大船坞,造船!海战,自然是要船的。”
在贾琰看来,大晋的工匠都是贱籍,只要朝廷一声令下,只要枢密院和工部配合,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船只从船坞里面拉出来。
可是贾琰万万没想到,下面竟然跟她报告,说各地的船坞人手是够的,可是上好的木料不够,尤其是制造龙骨的木料,根本就没有!
收到这个回复的时候,贾琰真的把那些臣子生吃了的心都有。
看到母亲被气得不轻,太子灁连忙劝道:“母后请息怒。为了这种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贾琰道:“我当然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他们是觉得你是个半大的孩子,而本宫只是个妇道人家而已。”
别说是太子,就是博陵公主和下面的弟弟妹妹们都气得不轻。
楚王道:“母后,可需要儿臣禀告皇祖父,或者是把那几个大臣拿下?”
“拿下?现在就这么做,就等着朝堂上乱套把!”贾琰迟疑了一下,道:“我记得朝廷有不少龟船?”
太子灁立刻道:“回母后,是的。朝廷是有不少龟船,有的停在沧州那边,有的则停在昆明湖。”
“昆明湖吗?”
“是的。”太子灁道,“母后是想把龟船投入海战?”
“有何不可?”
“可是,南洋遥远,龟船又笨重,行动迟缓……”
贾琰道:“总要试过才知道。让将作监大匠来见我。”
第280章
龟船之所以行动迟缓, 那是因为船身上镶满了铁甲, 以此来增加防御力, 自然这重量也是十分可观的。加上龟船没有风帆,动力只能靠桨, 靠人力划, 自然, 这个速度是极慢的。龟船龟船,不但防御力跟乌龟一样,就连速度也跟乌龟一样。
但是如果给龟船装上了螺旋桨呢?@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别忘记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有水车了,无论是房前屋后的原型大水车, 还是用来把山下的水送到山上的通渠的水车, 在这方面,中国人早就有了很多的经验。
将作监大匠卢少音听说了贾琰的设想之后,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启禀娘娘,娘娘说的法子, 臣从来没有试过,也不知道能支持多久。而且南洋路途遥远……”
“不需要去南洋, 只要能够到达高句丽,震慑高句丽王室。你能做到吗?只要它们能够支撑到高句丽就成,甚至不需要回程。”
“臣明白了。臣需要人手……”
“接下来一个月,工部会全力支持你。记住, 不止是龟船,还有运兵船。”
“是。臣领旨。”
将作监大匠卢少音一离开, 贾琰就宣来了枢密使闻彦修和枢密院平章事竺明诚:“本宫听说,高句丽对我大晋一直是明面归顺暗中包藏祸心?”
闻彦修一听,立刻道:“启禀娘娘。确有此事。高句丽上报朝廷,他们的水师只有二十二艘船。实际上,他们光巨艋就有一百八十艘。加上运兵船还有战舰,只要高句丽愿意,他们随时都可能危险到我大晋东海沿岸。”
贾琰道:“也是因为东海上的三角航线利润太过丰厚了吗?”
“高句丽方面说,他们是为了防备倭寇。”
“倭寇吗?”贾琰冷冷地道,“那么。以大晋的名义,给高句丽去国书,质疑他们的战舰数量。你说,高句丽会选择销毁船只的可能性有多大。”
闻彦修道:“启禀娘娘,既然高句丽在水师上投入如此之多,只怕他们不会如此就范。而且,此刻恐怕有人已经把南洋之事告知高句丽王室……”
在闻彦修看来,现在不是找高句丽的麻烦的时候,而是要担心高句丽趁机骚扰大晋的北海、东海沿岸了。
毕竟,柯承业被调往南洋这种事情,肯定是瞒不过人的。
贾琰道:“如果我们把龟船开到高句丽沿海呢?”
闻彦修道:“可是皇后娘娘,龟船的速度且不说,把龟船划到高句丽,将士们怕是也废了……”
贾琰道:“这件事情,本宫已经交给将作监了。竺平章事,本宫问你,若是把龟船给你,并且给你足够的人手,你敢不敢出使高句丽,然后,把高句丽的船给本宫弄回来?”
竺明诚道:“娘娘信我?”
您可知道,我可是竺贵人的哥哥!六皇子的舅舅!
贾琰道:“万岁信你。”
更重要的是,贾琰的手里还握着京营。京营那边八十万将士,加上京师守备四十万,足足一百二十万人马。就是给了竺明诚二十万,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竺明诚还能够靠着手里的二十万人马打下城墙坚固又兵强马壮的京师?
那样的话,直接改朝换代就好了,哪里还用贾琰这么折腾。
竺明诚立刻跪下,道:“臣必不辱使命。”
“好。枢密院先拿个合适的章程出来。等将作监把龟船改造好了就开始。”
“是。娘娘。”
虽然对贾琰口中的龟船改建十分感兴趣,但是闻彦修跟竺明诚还是退下去做准备了。不得不说,如果贾琰说,要求改建过后的龟船要支撑到南洋,将作监肯定是不敢应的。但是只是到高句丽沿海,卢少音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实际上,在南宋时期,中国就曾经出现过桨轮船。只可惜,因为种种原因,这种船已经消失在了中国的江河里面。卢少音也听说过这种船,但是,因为典籍少,加上花费,使得他不曾在这上头留过心。现在皇后要再龟船上装上桨轮,卢少音只能根据传说,一半推演一半摸索。
巧的是,将作监有几个工匠,还真的会造桨轮船。只是他们造的桨轮船都不大,更别说,在龟船上装桨轮了。
不过,这几位工匠的存在,让为将作监提供了不少参考。至少,最后拿出来的方案,能够保证龟船在沧州和高句丽沿海打个来回。
而且为了防止新式龟船的桨轮成为龟船的弱点,将作监甚至在桨轮的外面也用木头搭了架子,包了铁甲。远远看去,新式的龟船就不像是龙龟,更像是龙,那凸起来的桨轮,就是龙在波涛间若隐若现的爪子。
竺明诚一看到这样的龟船就喜欢得不得了,立刻就带着二十多艘龟船跑了。
而比他更早一步的,则是大晋派往高句丽的使节。他们只比竺明诚早了两天到达。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8434/18529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