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智识的鉴别力
推荐阅读: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临时夫妻(nph)、【星际abo】洛希极限(H)、不情愿的新娘(1V1 西方罗曼)、檀宫情事(1v1 现代 gl 纯百)、今天也想和死去的哥哥谈恋爱、木槿烟云、记忆之场、吃掉妳、阿佩罗的回忆、
教育和文化的目标,只在于发展智识上的鉴别力,和良好的行为。一个理想的受过教育者,不一定要学富五车,而只须明于鉴别善恶;能够辨别何者是可爱,何者是可憎的,即使是智识上能鉴别。最令人难受者,莫过于遇着一个胸中满装着历史上的事实人物,但见解和态度则是完全错误的人。我曾遇见过这一类的人,他们在谈话之际,对于无论什么题目,总有一些材料要发表出来,但是他们的见地,则完全是可笑可怜的。他们的学问是广博的,但毫无鉴别能力。博学不过是将许多学问或事实填塞进去,而鉴别力则是美术的判别问题,中国人于评论一个文人时,必拿他的学行和见识分开来讲。
对于历史家尤其应该如此区别。一个满腹学问的人,或许很易于写成一部历史:但所说的话或竟是毫无主见与识别的。而在论人和论事时,或者是只知依人门户并无卓识的。这种人就属于我们所谓缺乏智识上的鉴别力。强记事实是一章极容易的事情?历史上一个指定时代中的事实,我们极易于强记,但分别轻重和是非,则是一章极难的事情,而有恃于一个人的见解力了。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而有了鉴别力则雅韵即会随之而生。但一个人如若想有鉴别力,他必须先有见事明敏的能力,独立的判断力,和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威胁或眩惑。一个人在成人时代中,他的四周当然必有无数各种各式的诱惑如:名利诱惑,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和惑人的诗人,惑人的艺术家,惑人的独裁者,与惑人的心理学家。
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幼年时代的脏腑效能之不同的运用,切实有关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志向,挑衅心,和责任心,或便闭症引起暴燥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付诸一笑。当一个人错误时,他简直就是错误的,不必因震于其大名,或震于其高深的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聊的,如我国人之每以胆识并列。而据我们所知,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凡后来有所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都在青年时即显露其具着智力上的胆力。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名气虽然已经震于一时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其钦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谓文学上的鉴别力。他也决不肯盲目捧一个风行一时的书派,这就是艺术上的鉴别力。
他也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它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为其后盾。他除了内心信服之外,决不肯昧昧然信服一个作家;如若那个作家能使他信服,那个作家就是不错的;但如若那个作家不能使他信服,则那个作家是错误的,而他自己是对的;这就是智识上的鉴别力。这种智力上的胆力,和独立的判断力,无疑是必需一己的内心中,先具着一种稚气的天真的自信心。但一己的内心所能依赖者、也只有这一点,所以当一个学生,一旦放弃其个人判断的权利者,他便顿然易于被一切人生的诱惑所动摇了。
孔子好像已经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所以他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他必因看见弟子之中这种学而不思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提出这种警告。这个警告也是现代的学校所极为需要的。我们都知道现在一般的教育和一般的学校制度,都偏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好像富于学问即会使人成为一个高士。但是学校中为什么要贬视思想?为什么要歪曲学制,而将愉快的求学企图变成了机械式的,严定尺寸的,划一的和被动的强记事实?我们为什么要把智识置在思想之前?我们为什么愿意称呼一个仅是读足了心理学,中古历史,论理学,和宗教学学分的大学毕业生为学成之士?这种学分和文凭何以会取代了教育的真正目标之地位?何以会使学生们的心目中也认其是如此的?
其理由很为简单:我们之用这个制度,因为我们是在将民众整批的教育,如在工厂里边一般。而一涉工厂的范围,则一切都须依着呆板的机械式的制度去行事了。为了保护其名誉,和将产物标准化起见,所以学校要发给文凭,以为证明。为了须发文凭,便不能不有次第;为了须分次第;便不能不有记分;为了须记分,便不能不有大小考试了。这全部的程序,成为一个整个的,合于逻辑的,必然之事,因使人无从避免。但机械式的大小考试,其结果是为害之大,远过于我们所能想见。因为它立刻使人注重强记事实,而忽略了鉴别力的发展。我本人曾当过教师,很知道出历史题目,确比一般的泛常普通智识题目较为容易,即批分数,也较为省力。
其危险,在于这种制度在一经订立之后,我们即易于忘却我们这已渐渐或将要脱离教育的真正理想目标,即我所说的智识上鉴别力的发展。所以孔子所说:“多见面识之,知之次也”这句话,仍有牢记之价值。世上实无所谓必修科目:无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剧本也是如此。学校好似已采用一种愚笨的概念,以为只须从历史或地理中采集若干有限的资料,便足以供一个学者之所必需。我曾受过相当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个时期还以为哈佛那是一个邻近的古巴的海岛呢。必修课程的规定,其危险在于它义涵一个人只要读完这个课程,便已在事实上知晓了一个学者所应知晓的事情。所以一个毕业生于离校之后,即不再企图更事学问,或再谈一些书,因为他是已经学完了一切应该知道的学问了。这也无怪其然,因为这是一个合于逻辑的结果。
我们须放弃一个人的智识,有法子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庄子说得好:“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寻求学识,终不过是像去发现一个新大陆,或如爱纳托尔佛郎士anatolefrance所说:“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我们如用一种坦白的,好奇的,富于冒险性的心胸,去维持这个探索精神,则这种寻求行为,便永远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了,我们应该舍弃那种规定的,划一的,被动的,强记事实方法,而将这种积极的滋长的个人快乐,定为理想目标。文凭和学分如一旦废除,或仅仅值其所实值,学问之寻求,即能趋于积极。因为那里做学生者,至少要自问为什么而读书了。这句话在目下是无须他来答覆的,因为现在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为了要升入二年级,所以在一年级读书;为了要升入三年级,所以在二年级读书。这种外加的意念,其实都应该丢弃,因为寻求知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不相干的。现在的学生,有许多是为了注册员的关系而读书,有许多是为了他们的父母,或教师,或未来的太太的关系而读书,以便取悦于耗费了许多金钱培植他们的父母,或以便取悦于看待他们很好很热心的教师,或是以便将来可以多赚些钱,去养他们的家口。我以为这类思想都是属于不道德的。寻求知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无干。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
对于历史家尤其应该如此区别。一个满腹学问的人,或许很易于写成一部历史:但所说的话或竟是毫无主见与识别的。而在论人和论事时,或者是只知依人门户并无卓识的。这种人就属于我们所谓缺乏智识上的鉴别力。强记事实是一章极容易的事情?历史上一个指定时代中的事实,我们极易于强记,但分别轻重和是非,则是一章极难的事情,而有恃于一个人的见解力了。
所以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其实就是一个善于辨别是非者。这就是我们所谓鉴别力,而有了鉴别力则雅韵即会随之而生。但一个人如若想有鉴别力,他必须先有见事明敏的能力,独立的判断力,和不为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院式的诱惑所威胁或眩惑。一个人在成人时代中,他的四周当然必有无数各种各式的诱惑如:名利诱惑,爱国诱惑,政治诱惑,宗教诱惑,和惑人的诗人,惑人的艺术家,惑人的独裁者,与惑人的心理学家。
当一个心理分析家告诉我们:幼年时代的脏腑效能之不同的运用,切实有关一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志向,挑衅心,和责任心,或便闭症引起暴燥性情时,凡有识力者对之,只可付诸一笑。当一个人错误时,他简直就是错误的,不必因震于其大名,或震于其高深的学问,而对他有所畏惧。
因此识和胆是相聊的,如我国人之每以胆识并列。而据我们所知,胆力或独立的判别力,实是人类中一种稀有的美德。凡后来有所成就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大都在青年时即显露其具着智力上的胆力。这种人决不肯盲捧一个名气虽然已经震于一时的诗人。他如真心钦佩一个诗人时,他必会说出其钦佩的理由。这就是依赖着他的内心判别而来的;这就是我们所谓文学上的鉴别力。他也决不肯盲目捧一个风行一时的书派,这就是艺术上的鉴别力。
他也决不肯盲从一个流行的哲理,或一个时髦的学说。不论它们有着何等样的大名为其后盾。他除了内心信服之外,决不肯昧昧然信服一个作家;如若那个作家能使他信服,那个作家就是不错的;但如若那个作家不能使他信服,则那个作家是错误的,而他自己是对的;这就是智识上的鉴别力。这种智力上的胆力,和独立的判断力,无疑是必需一己的内心中,先具着一种稚气的天真的自信心。但一己的内心所能依赖者、也只有这一点,所以当一个学生,一旦放弃其个人判断的权利者,他便顿然易于被一切人生的诱惑所动摇了。
孔子好像已经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不好,所以他说:“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他必因看见弟子之中这种学而不思的人太多了,所以他提出这种警告。这个警告也是现代的学校所极为需要的。我们都知道现在一般的教育和一般的学校制度,都偏于割舍了鉴别力以求学问,视强记事实即为教育的本身目标,好像富于学问即会使人成为一个高士。但是学校中为什么要贬视思想?为什么要歪曲学制,而将愉快的求学企图变成了机械式的,严定尺寸的,划一的和被动的强记事实?我们为什么要把智识置在思想之前?我们为什么愿意称呼一个仅是读足了心理学,中古历史,论理学,和宗教学学分的大学毕业生为学成之士?这种学分和文凭何以会取代了教育的真正目标之地位?何以会使学生们的心目中也认其是如此的?
其理由很为简单:我们之用这个制度,因为我们是在将民众整批的教育,如在工厂里边一般。而一涉工厂的范围,则一切都须依着呆板的机械式的制度去行事了。为了保护其名誉,和将产物标准化起见,所以学校要发给文凭,以为证明。为了须发文凭,便不能不有次第;为了须分次第;便不能不有记分;为了须记分,便不能不有大小考试了。这全部的程序,成为一个整个的,合于逻辑的,必然之事,因使人无从避免。但机械式的大小考试,其结果是为害之大,远过于我们所能想见。因为它立刻使人注重强记事实,而忽略了鉴别力的发展。我本人曾当过教师,很知道出历史题目,确比一般的泛常普通智识题目较为容易,即批分数,也较为省力。
其危险,在于这种制度在一经订立之后,我们即易于忘却我们这已渐渐或将要脱离教育的真正理想目标,即我所说的智识上鉴别力的发展。所以孔子所说:“多见面识之,知之次也”这句话,仍有牢记之价值。世上实无所谓必修科目:无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剧本也是如此。学校好似已采用一种愚笨的概念,以为只须从历史或地理中采集若干有限的资料,便足以供一个学者之所必需。我曾受过相当的教育,但我至今弄不清楚西班牙京城叫什么名字,并且有一个时期还以为哈佛那是一个邻近的古巴的海岛呢。必修课程的规定,其危险在于它义涵一个人只要读完这个课程,便已在事实上知晓了一个学者所应知晓的事情。所以一个毕业生于离校之后,即不再企图更事学问,或再谈一些书,因为他是已经学完了一切应该知道的学问了。这也无怪其然,因为这是一个合于逻辑的结果。
我们须放弃一个人的智识,有法子可以考验或测量的概念。庄子说得好:“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寻求学识,终不过是像去发现一个新大陆,或如爱纳托尔佛郎士anatolefrance所说:“一个心灵的探险行为”我们如用一种坦白的,好奇的,富于冒险性的心胸,去维持这个探索精神,则这种寻求行为,便永远是一种快乐,而不是痛苦了,我们应该舍弃那种规定的,划一的,被动的,强记事实方法,而将这种积极的滋长的个人快乐,定为理想目标。文凭和学分如一旦废除,或仅仅值其所实值,学问之寻求,即能趋于积极。因为那里做学生者,至少要自问为什么而读书了。这句话在目下是无须他来答覆的,因为现在每个学生,都知道他为了要升入二年级,所以在一年级读书;为了要升入三年级,所以在二年级读书。这种外加的意念,其实都应该丢弃,因为寻求知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不相干的。现在的学生,有许多是为了注册员的关系而读书,有许多是为了他们的父母,或教师,或未来的太太的关系而读书,以便取悦于耗费了许多金钱培植他们的父母,或以便取悦于看待他们很好很热心的教师,或是以便将来可以多赚些钱,去养他们的家口。我以为这类思想都是属于不道德的。寻求知识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和旁人无干。只有如此,教育方能成为一种快乐。并趋于积极。
本文网址:https://www.haitang4.com/book/88674/277439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haitang4.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